第三百二十一節 東觀三友(二) (第2/2頁)
晉中鏡中的主要角色介紹 兔兒知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我的四叔(盧浮)甚是欣賞書法大家蔡中郎(蔡邕),尤其是蔡中郎的飛白書,不過因李傕作亂散失,大都尋不到了,著實可惜。”
盧琛喟嘆道:“蔡中郎生平喜愛藏書,多達萬餘卷,後來贈與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數車藏書,蔡家仍存有四千多卷,三國分立時期連年戰亂,如今也不知流落到何處了。”
東漢時期,蔡邕在東觀校書,東觀就是東漢皇家圖書館,蔡邕也就相當於皇家圖書館管理員,利用職務之便,抄錄一些書籍,也有人會直接私自帶走珍貴書籍,總之蔡邕能夠有萬卷藏書,這確實讓人震驚。
張輿淡笑道:“原來你的四叔也喜歡蔡中郎的著作,我爺爺收藏了許多孤本,很是珍貴,不輕易外借的,既然子諒兄都開口了,借給你看就是了,不過抄錄後要儘快返還的。”
“那就多謝公安兄了。”
“子諒兄,其實盧家藏書也不少,當年蔡中郎在東觀時,與你的祖上盧中郎(盧植)一起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且參與修撰《東觀漢記》,我想盧中郎應該在那時也謄抄了不少古籍,子諒兄借閱我家的書,那麼總該拿出一些古本與我分享吧?”
張輿玩笑道:“子諒兄可不能太小氣,互相借閱才算公平。”
“公安兄,改日你來盧府,若是看上哪一本自然可以借閱謄抄的。”盧琛負手邁著步子,似乎並不太在意。
“那好吧,我要先列個書單出來,如果在洛陽城的盧府尋不到,就只能麻煩子諒兄派人去范陽幫我帶回來了。”
張輿唇角劃過一絲淺笑,其實他早就想要去參觀盧府的藏書,昔日的東觀三友分別是蔡邕、盧植和馬日磾,他們三人當時在東觀應該謄抄了不少的古籍,各自府內定然收藏了許多珍貴古籍。
馬日磾為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他的後人也許早就返回祖籍扶風,自然難以尋到了。
至於蔡邕身前所收藏的書籍因李傕作亂,都已流失了,幸而其女蔡琰(蔡文姬)憑藉著超強的記憶力默寫下來許多,張華這些年來從各地收集了一些孤本,其中就有蔡邕所註解的書籍。
但是盧家的藏書,張華也不是很清楚,這次盧琛回到洛陽,倒是讓張輿抓住了參觀的機會,畢竟盧琛為人寬厚,很好相處,想要借閱他家的書籍,自然是不難的。
當然雨輕前一陣子就提醒過張輿,盧家定然藏了不少珍貴古籍,如果張輿要去盧府的話,一定要叫上她,因為她也想要借閱幾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