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節 鄴城小事(三) (第1/2頁)
晉中鏡中的主要角色介紹 兔兒知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此燈是用藍田玉所製成,圓形燈盤,盤面平滑,壁外側遍飾一週勾連雲紋,盤心凸起五瓣花形燈臺,下面連著圓柱形燈柱,燈柱上半段雕有三葉紋,下半段則飾有勾連雲紋,圓盤底座上還雕琢著五瓣柿蒂紋和勾連雲紋。
這個玉製豆形燈乃是盧琛的生母從孃家帶過來的,原是擺放在她的閨閣寢室中,在她病逝後,盧志便把這盞燈移到自己的書房內,來鄴城時也把它一併帶了過來。
半晌之後,盧志冷冷道:“你應該知道我為何把你叫來鄴城,不要在我面前擺出這麼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娶博陵公王浚之女也不算委屈了你。”
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和隴西李氏這幾個北方高門大族。
先前盧志有考慮過滎陽鄭氏和趙郡李氏,不過現今他們兩家人當中無人掌有兵權,反倒是博陵公王浚曾經擔任過越騎校尉、右軍將軍,後來王浚又轉任東中郎將,鎮守許昌。盧志更加傾向於這一方面的優勢,才有想要與太原王氏聯姻的想法。
范陽盧氏一方面結親一流高門,一方面儘量避開門第較低計程車族,拒絕與庶族聯姻,這是所有士族高門最忌諱的,絕不能容忍自亂門第的婚媾出現。
聯姻無非就是為了更大程度的利益捆綁,而盧志最為看重的就是能夠從聯姻中為范陽盧氏謀取到多少利益。
至於盧琛的個人感受,他並不是完全選擇忽視,只是那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也許可以偶爾放任一下族中的其他子弟,但是對盧琛不可以,因為他同衛玠一樣,天生自帶耀眼的光環,少有重名的他也是范陽盧氏重點栽培的物件,將來很可能會成為范陽盧氏的領軍人物,故而族中對盧琛的聯姻自然是慎之再慎。
“一切但憑父親做主。”盧琛淡淡說道。
“子諒,你是不得已向我妥協,接受一切安排,還是真心悔悟了呢?”
盧志冷冷地看著他的雙眼,似乎想要從盧琛異常冷靜的眼神中捕捉到些許無奈與退讓來,但是他沒有看出這些,“不必把全部的情緒都隱藏在自己的心裡,那樣活著太痛苦了。”
“痛久了也就不感覺痛了,而且過去的事我已經忘記了,也不想再做無謂的回憶。”盧琛自嘲一笑,“父親,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又何嘗想過與我商議?對我而言,與哪一家聯姻都沒有太大的差別,我沒有意見,當然我的意見在您眼裡也不重要。”
“那麼讓你與裴家聯姻,你也會是這樣不冷不熱的態度嗎?”
“父親,這樣試探我的情緒很沒有意義。”
“可我覺得很有意義,雖然這兩年你不在我身邊,但是我仍然很關心你的生活,你和裴家走的很近,還經常與德操互通書信,裴校尉認養的那個孫女是叫雨輕吧,各地州郡都有菊下樓的分店,還經常和你們這些合夥人開什麼會議,看樣子她很會做生意。
她確實是個很聰明的孩子,難怪被張司空如此看重,連她養女的身份都可以不介意,要是她能嫁給張司空的孫兒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了。”
盧志說到這裡,又看向盧琛,他只是走上前親自動手剪了一下燈芯,微笑道:“父親,這燈芯再不剪就要變暗了,甚至還會熄滅。發生在成皋縣的那件案子就好似這火苗,到底是應該讓它繼續燒還是讓它滅呢?藏在暗地裡手持剪刀的人又是誰呢?這其中恐怕不止有一方勢力那麼簡單吧?”
“子諒,成皋縣那邊的事情你不必太過關注,更不需要去插手,就讓喜歡摻和的人去傷腦筋好了。”
盧琛輕輕一笑,“父親,和演和董洪他們打得什麼算盤,您心裡很清楚,蔡謨的父親蔡克為人公正,不好苟交,只是蔡謨性情浮躁,有些急功近利,先前就得罪了鍾雅,此番柴家又被牽連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