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呂將軍願意解下部分兵權,此事則更容易.”

“此法雖妙,仍有不妥.”

薛允衍淡聲說道,“泗水軍本就分屬七姓,形如散沙,呂時行排程起來極為艱難,其掌中兵權有名無實,陛下並不笨.”

妄想以區區幾句話就騙得中元帝改主意,薛允衍認為,他們並沒有如此樂觀的資本。

“此事交予我罷.”

他最後說道,算是結束了這個話題。

秦素聞言,與李玄度對視了一眼,頷首道:“好,就看薛大郎君的了.”

這種事情她一介女流是根本使不上力的,李玄度就更是管不著了,也唯有薛允衍有這個實力去管。

“大郎君還請小心些,陛下身邊的金御衛,實力不俗.”

秦素輕聲提醒了一句。

薛允衍淡然地一拂衣袖:“我明白。

謝殿下.”

秦素向他笑了笑,便換過了一個新的話題,問:“盧士程的調令下來了麼?”

盧士程便是盧商雪的父親,依照前世軌跡,他會在明年調回大都。

“尚無.”

薛允衍說道,神態一派淡然,似是與當朝公主論及朝臣動向,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不過,桓公最近卻經常過問吏部諸事,觀其言行,大有兼任吏部尚書令之勢.”

此言方出,秦素的眉頭便蹙了起來。

桓公如果想要謀求兼任吏部尚書令,倒也不是壞事。

只是,他的做法卻顯得急迫了些。

“據我這邊的訊息,桓子瑜在吏部的動作也不小.”

李玄度說道,一面給秦素的盞中續了些茶。

秦素端起茶盞,淺淺地啜了一口,蹙起的眉心沒有半分放鬆。

桓家父子兩個都在往吏部使勁,毫無疑問,他們是想要藉著吏部掌管天下官員之機,為桓氏羅織力量。

“桓公任吏部尚書令的可能性,有多大?”

秦素問薛允衍道。

“幾無可能.”

薛允衍想也未想地道,眼底深處劃過了一絲冷意:“桓氏本就深為陛下所忌,似此等要衝之地,陛下絕不允其染指.”

“可是,桓公卻有志在必得之勢.”

李玄度立時介面道,顯然,他的觀點與薛允衍不同,“以桓氏的力量,如果桓公一力要拿下這個位置,也未必不可能。

桓氏的實力遠在七姓中任何一姓之上,這一點不容置疑.”

秦素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並且,她還是支援桓公拿下吏部大位的,但前提是,不能引起中元帝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