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宮,那宮裡最高明的匠人,也造不出這樣巧妙的機關鎖來。

據說,此兩處機關鎖,皆是墨家後人所制,也不知是真是假。

秦素順著石階緩步而下,四下打量著這條秘徑。

秘徑極窄,僅可容兩人並肩而行,左右牆壁上嵌著夜光石,視線倒是頗能極遠,此外,每隔上百餘步,那牆壁上便會出現一個尺許見方的圓孔。

據中元帝說,這些圓洞乃是風孔,有了這些風孔在,在秘徑中行走便不會氣悶了。

秦素仰首望著那黑黢黢的氣孔,心下有些感慨。

鑿開山腹,硬生生挖出一條秘道,還設計得如此精巧,看起來,為了修這條救命路,當年的靖王應該沒少花錢。

只可惜,這秘徑他自己還沒來得及用上,便被先帝逼得自戧,最後卻便宜了秦素這個後來者。

秦素彎了眼睛,在石階下停下了腳步。

石階至此已到盡頭,由此處再往前,便是一段向上的斜坡,她藏著的東西,便在這處石階下。

她在地上摸索了一會,很快便尋到了一隻包袱,包袱裡是一身很不起眼的雜役小鬟的衣飾,青布衣裙、玄色布帶,煙霞閣裡的小鬟,全都是這樣的裝束。

這身衣裳是秦素和人換來的,至於那套庶族男童的衣裳,則是阿葵幫著準備的。

今日秦素從斷垣處偷入秘徑時,便是冒充了秦家的雜役小鬟,離開了煙霞閣。

她一面心中思忖著,一面便快手快腳地換好了衣裳,又將那身男裝放在包袱中裹好,藏在石階的下頭,這才快步往前走去。

幽徑之中,夜光石發出綠螢螢的光,照得那牆壁也是一片陰沉的綠。

往前走了約一炷香的時間,便可見前方的一處轉角。

由此處轉角往前再行上大約兩刻鐘的樣子,便可抵達出口了。

不過,這段路的光線卻不似方才的好,那牆上的夜光石有一些已經不再發光了,秦素的速度也慢了許多。

好在此路她也走過幾回了,頗為熟悉,此時便乾脆閉上了眼睛,扶著牆壁往前走。

這倒並非她託大,實在是那慘悽悽的綠光,委實有些駭人,饒是秦素膽子不小,看得久了亦覺得瘮得慌。

總歸這秘徑極窄,地面又平整,倒不虞碰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