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冷盤完了以後,再上葷的,虎皮椒皮蛋,水磨絲,拌香雞,醬鵝翅,麻辣冷兔,琥珀肘子,胭脂牛舌,到此冷盤就上完了。

熱菜打頭陣的就是她們這裡的鮑汁龍鱗,除了聖上那桌必是要用黃釉大盤裝盤,其餘都是用白釉荷花紋底盤裝,盤子要小一些,裝半個手掌大的份也夠了。

宮女們全都忙著裝盤,盤邊也不能有一絲湯汁或雜物,所有端出去的菜必須經過尤司膳的眼,她跟鷹一樣,一眼掃過去,什麼細小的瑕疵都無所遁形。

隨後跟著上的是松子肉,金銀蹄,金籤辣子羊肉,豆瓣牛腩,火焰鹿肉,梅花五素,黃金蟹心魚丸,蔥燒海參,荷花魚翅,紅燒帶魚,滴水觀音,雞汁十三絲,三套鴨,雞髓筍,脆皮鴿子,翡翠蝦環,鍋塌黃魚,熱菜最後上的是她們膳房要出的金湯菜膽。

這菜譜中,比較陌生的是滴水觀音,這菜名字難得,食材難得,做法更難得,只有首膳房堪當此任。

鮑魚用的全是二頭鮑,得做好幾天。首先鮑魚得泡發,泡發得差不多以後,再蒸制。

首先得用人參老鴨湯蒸鮑魚,由於鮑魚不容易軟爛,蒸的時間久,得隨時加原湯,然後得用靈芝母雞湯蒸一遍,最後用鹿茸鴿子湯再蒸最後一遍。

蒸鮑魚時,留在盤裡的湯調味熬汁淋在鮑魚上,這道菜就好了。汪以芙每日看著首膳房的人看火,日日都不能鬆懈。

據說這菜,在鮑魚上能吃出三層味,外層鹿茸鴿子湯,中層靈芝母雞湯,鮑心能吃出人參老鴨湯的味道。

因為此,這也是此次宮宴比較奪眼的菜餚了。

熱菜上完時,御膳房的賀壽菜就該登場了,金池游龍賀壽以後,會給賓客上七彩壽麵。聖上做壽,不能少長壽麵,隨後上熱湯,準備的是血燕羹,高山千菌湯,千瓣菊花豆腐湯。

喝完湯,再上面點和糕點,御膳房準備了二十四花點,雪衣紅沙,玉蘭酥,山楂糕四種。

最後的果盤,汪以芙本以為春夏之交蔬果難得,大約只有桑葚李子這類,沒想到皇城內的冷窖年年都存了一大堆水果,娘娘定了枇杷,西瓜,蜜瓜,葡萄和蘋果來做果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