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壽宴在四月十七,外史來朝賀壽,皇上完全沒想過讓光祿寺操辦此等宴會,而是將外史覲見朝賀時的宮宴交給皇后娘娘來辦,由娘娘親自監督尚食局做宴。
由此可見,光祿寺那等中飽私囊的骯髒事,皇上也許並不是完全不知道。
皇上都如此嚴肅對待,皇后娘娘自然不能讓皇上失了面子,由於是第一次辦這等大事,四月開始便日日召集兩位尚食大人商量這宮宴該如何定菜。
山珍海味和一些迎合使臣口味的家鄉菜肯定是不能少,關鍵是還得顯出我朝繁榮風範,要在廚藝上震懾外邦,這就要找一些使臣們不曾見過的東西了。
內務監每日都往尚食局搬食材,庫裡的一些乾貨都先存進了御膳房,又讓光祿寺去尋一些外邦食材,讓尚食局的女史女官們先做一些醃漬菜。
陳嬤嬤知道她在內教坊學了幾天,現在又掛在皇后娘娘膳房,就將醃菜的事交給她,支了十來個宮女給她調配。
看著這些宮女們動手做菜,汪以芙就想到了封嬤嬤交代她的話,不用自己親自做,但是要知道這些外邦菜的好品和次品是個什麼樣子。
如果不知道品相,還真容易被宮女們糊弄過去,有些敷衍了事就想入缸封蓋,或者有些認真做的,學得久了早就忘了,做出來的菜缺東少西,味道不正。
汪以芙一一指出來,又指得一針見血,宮女們都竄著眼眸,低頭不敢言語。這麼一個年輕掌膳,居然對外邦菜瞭解得那麼清楚,也讓她們犯怵。
幾個木盆子的醃菜都被汪以芙倒了,為了讓這些宮女們辦好事,她親自坐在小木凳上,一步一步將醃白菜做出來,多少量配多少醬,下什麼料都清清楚楚。
她做過一遍,宮女們也不敢再錯了。
東北小國的醃菜麻煩點兒,北面那些地方的醃菜就簡單許多,用的也不過是普通的蘿蔔黃瓜,她們也都算著時間做好。
宮裡這邊忙活著壽宴,宮外安樂堂裡的沈慈,每日醒的時辰慢慢變得多了,照杜京墨的說法,汪以芙可以每日中午做一份柴魚湯,晚上再送一盅雞湯,慢慢將沈慈養起來。
恰好尤司膳見她要監督醃菜,又知道她不可能在皇后娘娘膳房常駐,日常娘娘的膳食也就不讓她費心了,她剛好樂得多花點兒心思給沈慈燉湯。
杜京墨按照汪以芙的要求,除了在宮裡給主子們請平安脈或者有急診受召,都在安樂堂看沈慈如何,替沈慈換藥,開方子熬藥。
跑腿的事就交給了嶽鴻,嶽鴻中午來一趟,晚上來一趟,不厭其煩。
這日中午嶽鴻來御膳房拿湯,滿面笑容,汪以芙見他面色帶喜,立馬問道:“嶽大哥,有什麼好事呢?”
“我這訊息,你聽了一定高興,今日天氣好,沈慈在那小院子裡曬了好久的太陽。要知道我們勸了她多少天出門走一走,安樂堂也有小宮女扶她,她都不樂意動,也不多言語。”
“她如今廢了一身廚藝,心裡肯定難過……”
“你放心,沈慈比你想的堅強,雖然身體虛弱,失了雙手手指,她卻未曾想過輕生,每天你給她做的湯,她是一口不落喝完了。”
“如今有我們陪在身邊,她當然會想著我們的感受,就怕她將來一個人時,行動不便的時候可怎麼辦?”
嶽鴻沉默了,他始終沒有汪以芙想得這麼遠,若真到了沈慈一個人面對的時候,那得是多麼孤寂殘忍。
汪以芙自覺有些失言,本來嶽鴻是拿這事寬慰她兩句,她卻生生潑了一盆冷水過去,反而讓嶽鴻心裡不暢快。
她忙將食盒舉起來,說道:“嶽大哥,謝謝你告訴我這訊息,沈慈能好起來,我也是高興的。”
嶽鴻接過她手中之物,笑道:“你和沈慈比親姐妹更親,你當然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