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的肘子肉像被凍住似的,懸在水晶裡。
“湯凍清澈,又比昨天好看了許多。”
沈慈吃了一小口,細細品了品,再將整塊吃完,隨後把汁淋在水晶肘子上,就著汁吃了一口。
汪以芙見她表情若有所思,問道:“可是有什麼問題?”
沈慈想了想,遂道:“以芙,這個清湯,在吊的時候一定不要捨不得放鹽,湯裡沒有底味,淡了。”
“我今日特意少放了鹽,怕湯裡有鹽再加上這料汁,又鹹了。”
“這就是問題,你這料汁太鹹了。肘子是的底味本來就淡,湯凍肯定更淡,料汁太鹹了,嚐起來入口就鹹,湯凍卻沒有入味,總不能讓考官們靠自己嚼吧。”
汪以芙點點頭,說道:“你說的有道理,我明日再調整。”
“慢慢來,還有五天呢。”
“你這麼一說,我反而覺得沒多久了,咱們嚐嚐琉璃雞吧?”
沈慈把倒扣在盤子上的碗拿開,裡面窩著栗色油光的琉璃雞。
今日的琉璃雞,沈慈多準備了一小碟溼蘸料,蘸料是淡淡的鴨黃色,汪以芙用筷子沾了嚐了一點,是酸的。
“金桔?”
“是的,用金桔汁調的這個蘸料,吃雞肉的時候就沒那麼膩,配合雞皮上的甜味,還能多一種酸甜口。”
“沈慈,你怎麼想出來的?”
“我這幾天一直在琢磨陳嬤嬤說過的話。”
沈慈在探討廚藝的時候,總會看著前方遠處,把她的所思所想像驚喜一樣說出來,她對於琢磨廚藝實在痴迷,無人能及。
“陳嬤嬤那時候說你知道在食客的角度做菜,用陰調和陽,所以我這盤琉璃雞,除了用更長的時間做得更脆,就是要用清爽來中和油膩,我嚐了好多酸爽的東西,金桔是最佳答案。”
“你說得很對,如果當時有這個蘸料,我那盤亂拌菜就顯得畫蛇添足了。”
“若不是你的亂拌菜,我也不會去找金桔做蘸料了。”
“那我們這是相互成就,互幫互助了。”
沈慈輕輕舒了一口氣,道:“這次時間充足,又找到了金桔作料,但願能讓他們滿意。”
“沈慈,你放心,只怕坐在龍椅上的那位,都沒吃過這麼好的菜。”
“又說胡話了,快嚐嚐。”
汪以芙夾起一塊肉送進嘴裡,剛嚼了兩口就吐了出來,臉上的五官都皺在一起,說道:“好甜!沈慈,太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