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以芙這才想到,她們一直在忙皇后娘娘的生日宴,每天披星戴月,都好久都沒看見心言了,奇怪的是,也不見心言來找她倆。
“不過,心言最近在幹嘛呢?”汪以芙問道。
“聽說李娘娘要為女兒準備嫁妝,讓尚服局繡霞帔,心言大概是在做這個東西吧。”
“李娘娘的次女,嘉和公主?”
沈慈點點頭,汪以芙一聽,卻發了怔,喃喃道:“她竟然到了要出嫁的年紀了……”
“咱們若不是進了宮,在家裡不也該相個人家了麼?”
汪以芙一時五味雜陳,她與嘉和公主是一樣大的,如今一個要穿著母親操持的鳳冠霞帔出嫁了,一個沒了母親,雙手粗糙,還要靠這雙手尋求一個討公正的機會。
她一時抑鬱,聽見沈慈喚她,心中不平立馬掃除了,轉而笑臉問道:“你是不是也想相個好人家了?”
“自然不是,我還沒看遍天下饌飲書籍,做完能做的好菜,好不容易來這裡學習,哪裡能嫁人了之,那我這十多年的勤學苦練,豈不白費了。”
“沈慈啊沈慈,心言說你是個廚痴子,可真是一點兒也沒說錯,你這心裡除了學廚,就半點兒沒有別的東西了。”
“說來,馬上又要七月初七了,心言不會還記著那檔子事吧?”
“她怎麼忘得了,第一年拉著我,第二年說什麼都要拉著你一起,如此年年都要乞求仙女,年年都要放針在水上,只不知道今年她忙起來,有沒有工夫曬那水。”
沈慈嘆氣道:“今年,我可得躲一躲才好。”
“可不是麼,每年七夕,她像過節的,咱們倒像極了渡劫的。”
“可七夕若沒了她,真像少了件什麼東西,咱們倆,還是得渡一渡劫,別讓心言傷心。”
“好好好,你是好大姐,我聽你的。”
夜深了,汪以芙和沈慈洗洗就睡下,第二天茉析就稟告了陳嬤嬤想讓沈慈轉到膳間來,陳嬤嬤去宮正司安排得極快,當天下午沈慈就過來了。
七月初七,因著那年萬歲山的事故,這幾年都沒什麼慶祝活動,而後又連著七月十四中元節,宮裡宮外各個神殿或者佛殿都在做追薦道場。
馮小寶來告訴汪以芙東西找到聖旨在哪兒了,汪以芙便向馮小寶打聽宮裡做追薦道場會不會請外面的道姑道人進來做法事,馮小寶說會。
汪以芙猜測小姨一定會找機會進來,在七月初七便先到了聖濟殿,初七到十四,有七天的時間去宮裡不同的道場,如果不在聖濟殿,她便打算一間一間找。
幸運的是,當天在聖濟殿就碰到了小姨,小姨對她使眼色,還在上一次的後院相見。
汪以芙拉著小姨到牆角,悄聲問道:“小姨,你能想辦法往宮裡遞東西麼?”
“遞什麼東西?”
“京中市場有些什麼鹽,你都給買一些來,讓我分辨分辨。”
“要遞什麼東西,最好不要假手他人。這樣,我這兩日去買一些,中元節那天你再來,那天殿裡肯定人多,好能掩一掩咱們交流。”
“也好。”
汪以芙現在能跟小姨交流上,就不多說什麼,免得人心起疑竇,盯上她們倆。
那麼多天沒見許心言,沈慈有些不放心,早上出門前特意叮囑汪以芙膳房忙完以後,一定要和她去找一找許心言。
她們兩個人做完晚膳,便向茉析告假,偷個小懶去找許心言,還做了她最愛的桂花糕。
現在正是桂花開花飄香的時候,御膳房的幾株桂花香得穿透了廚房,這幾日做飯的人都沉在這香味裡,好不愜意。
沈慈前幾日就摘了一些開得好的桂花,又是煮又是曬,今日蒸了好幾籠桂花糕,自己膳間留了一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