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您的意思是?”
蘇白以手托腮,然後就看到視訊會議裡的自己一臉呆萌,連忙輕咳兩聲,重新正襟危坐。
她是真的沒有懂。
三國鬥寶裡,日本拿出趙孟頫臨《黃庭經》就拿唄,
這玩意兒珍貴歸珍貴,但並不少見。
蘇白記得故宮裡就有。
趙孟頫一輩子臨的《黃庭經》可不是一本兩本的。
有什麼呀。
跟她手上這本有什麼關係?
還得特地留下來先不要買賣?
影片中,
唐師鈞神情凝重地道:“日方準備拿出來的這卷趙孟頫臨《黃庭經》比較特殊,因為已經提交要參加今年7月5日的保利2023春拍‘仰之彌高——古代書畫夜場’,所以提交了一些資料,引起了國內外震動……”
隨著唐師鈞言簡意賅的講述,
蘇白才算是弄明白了一點。
簡單說,
就是小日子過得挺好的那些人,他們拿出來的這卷趙孟頫臨《黃庭經》,很是特殊,
搞不好是其中最珍貴的一卷。
它是大德六年(1302年)趙孟頫49歲時,寫給自己親家束季博的,算是其中年力作。
二十年後,晚年的趙孟頫從束季博之子手中再看到這卷臨《黃庭經》,又在上面寫了一段題跋。
於是,這卷趙孟頫臨《黃庭經》,便結合了趙孟頫中老年真跡於一身。
這也就算了,主要是還有兩點,讓這份趙孟頫臨《黃庭經》價值和意義飆升。
一是,寫完題跋後89天,趙孟頫去世了。
這段題跋,就是他存世的絕筆。
二是,趙孟頫題跋的不是別的東西,是一段書論,講述趙孟頫晚年對書法的理解。
這段書論裡講了“臨帖之法”,“謹”與“肆”對立統一的關係。
它是有傳世的,只是出處不詳,沒想到真正的出處在這裡。
這二者結合,
讓這卷趙孟頫臨《黃庭經》頓時有別於它的兄弟姐妹們,
成為了一朵“奇葩”。
“嘶~”
蘇白倒抽了一口哈根達斯,
頓時覺得自家那幅趙孟頫臨《黃庭經》它不香了。
論價值,估計只有人家一半!!!
唐師鈞讓蘇白消化了一下,才接著說道:“小蘇你現在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蘇白點了點頭:“您老是當心小日本玩花樣,我正好要參加這次盛會,手上又正好有這卷真跡,對我到時現場鑑別有幫助。”
唐師鈞欣慰地道:“是的,那捲趙孟頫臨《黃庭經》雖然是傳承有序的傳世之作,但畢竟流落東洋百年,究竟是真的儲存至今呢,還是……”
他搖了搖頭,嘆息:“不好說啊。”
“不管到時小蘇你有什麼看法,這卷真跡,至少也能作為一個依據。”
蘇白抿了抿嘴唇,原本就藏得蠻好的“不以為然”,徹底地收了起來。
唐老那句“至少可以作為依據”,還真觸動到她了。
蘇白本來是不以為然的,
畢竟不管小日本怎麼作,一個掃描一個檢測,真相全出。
經唐老一提醒,她才恍然了過來。
系統說是“真的”沒用,
她說是“真的”也沒用,
得大家都承認是“真的”,才是真的“真的”。
就像這回劉家的佘山私人博物館裡,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玩的一出好把戲,
在場的專家不在少數,還不是被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