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瓷盤,貌似耗光了蘇白今天的運氣。
她下午晃盪了一大圈子,漏沒撿到,講解科普就次次不少。
“老闆,這銅錢一個多少?”
蘇白蹲到攤位前,指著地上的大錢問道。
瓷器、銅像、古書、字畫、玉石……
她想著講解半天,差點錢幣和雜項,索性就在這攤子上停了下來。
“五萬。”
攤主瞥了一眼,笑嘻嘻道。
“我是問這錢當年抵多少錢?”
“哦,一當一萬錢。”
“乾隆爺都找不開吧?”
蘇白調侃了一句,放下大錢,又拿起一塊饅頭大小的銀錠。
“大明元寶四十九年,順天鑄銀,這是個老演員了。”
蘇白的聲音在直播間響起,網友們都笑翻了。
【誰能告訴我,今天第幾次在地攤上看到這元寶了?】
【哈哈哈,整一個大鉛錠子!】
【明朝有用了四十九年的年號嗎?】
【用得最長的年號是萬曆皇帝,也就四十八年。】
【造假的人也太不走心了,這玩意賣得出去?】
【應該感謝做這玩意的人才對,他就怕你們當真了,故意留個破綻。】
【有沒有一種可能,人家賣的就是工藝品。】
【看起來挺好玩的,想買一個。】
蘇白又講解了幾樣,隨後在攤主不善的目光中起身離開。
【又是一個最老是攤主的攤位。】
蘇白話剛說完,又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了腳步。
鏡頭對準了攤位上一個石墩子大小的“銀錠子”。
【哈哈哈,倒過來就是個板凳!】
【我還以為是盆子呢!】
【這樣的演員不多啊。】
【這玩意塊頭太大,別的攤主都不好意思擺。】
【我是用來砸人的。】
直播間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蘇白試著雙手去抬“銀錠子”,沒抬動!
就很誇張!
搖了搖頭,走到另外一個攤位,看到一個大餅一樣的玉製品。
【這玩意怎麼長著豬頭,身體又像蛇一樣?】
【我看像豬多一點。】
【古代的龍長著豬腦袋。】
【這玩意一看就是假的吧?】
【要是真的,高低三代都在裡面蹲著。】
【蘇神,這跟你以前撿漏的玉豬握是一回事不?】
蘇白看到有網友對這玩意好奇,解釋道:“老粉應該知道,我們之前撿漏到過玉豬握,不過嚴格來說,它們不是一個概念。”
“玉豬握主要是取個寓意,手握財富,但也未必沒有受它影響。”
“它叫玉豬龍,是紅山玉器的一種,又名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
由於外形特殊,考古界對於該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還有人認為這是熊,其用途尚不明確,多認為是宗教禮器。”
【主播的知識量這麼龐大,是怎麼記憶的?】
【熟能生巧,天天接觸這些玩意,自然就懂了。】
【都是成系統的東西,不是散亂的知識,只要掌握技巧就能記下來。】
【我天天讀書,為什麼考試還是記不住知識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找個玩擼啊擼的,看他對那麼多英雄、技能、面板還有裝備是不是門兒清?】
【聽你這麼一說我就懂了。】
攤主見蘇白拿在手裡把玩,隨口問了一句:“朋友對它有興趣?”
蘇白笑道:“這是玉豬龍的兒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