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 (第2/3頁)
賣古玩的直播間撿漏影片騙局 一碗豬蹄面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色精美的,明碼標價的古玩(工藝品)。
鋪子正中,一個五十來歲的老男人在茶桌前,一邊喝茶,一邊守著一架老式錄音機聽著黃梅戲,眯著眼睛愜意得很。
蘇白加重了下腳步,老男人扭頭看過來,按下暫停,笑道:“客人隨便看,上面都有明碼標價,渴了累了就過來一起喝杯茶。”
說完他就不理人了,錄音機裡重新放出了咿咿呀呀的黃梅戲唱腔:
“人人誇我潘安貌,
原來紗帽罩嬋娟。
罩嬋娟,
也宜冠帶,
也宜裙釵……”
蘇白耳中聽著黃梅戲,手在博古架上放著的古玩上輕輕地抹過。
檢測結果大都為現代或近代工藝品,
價值跟標價相差不大。
蘇白暗暗點頭,覺得這老闆還可以,至少不是那種剖開心都是黑的,便走向茶桌,問道:“老闆,您這裡收東西嗎?好東西。”
萬選齋鋪子中央的茶桌是半截大樹切成的,茶具什麼的只佔了一小半,空著的部分鋪著絨布,上面還擱著手套、放大鏡、鑷子之類的工具。
老男人來了興致,停下了黃梅戲,起身繞過茶桌,走過來問道:“客人帶了好東西來?那可要開開眼。”
蘇白將土地公木雕放到茶桌上,“噸”的一下,腐朽出來的木屑灑在絨布上,肉眼可見地髒了一塊。
“這個……”
老男人的神情立馬兒就有些遲疑。
他倒也沒馬上下論斷,而是小心地拿起木雕上下左右地看了一圈。
然後,
老男人狐疑地看了蘇白一眼,用放大鏡又細看了幾處,最後放下木雕,搖了搖頭:
“客人,您的寶貝,我看不準。”
蘇白對直播間的網友說道:
“古玩行裡面水深,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行話。”
“靠眼力低價買到寶貝,叫撿漏;
看走了眼花冤枉錢買了假貨,叫打眼;
請人鑑定古玩,叫掌眼;
鑑定的人覺得東西不真,也不會直說,而是說——看不準。”
蘇白把提前百度完的貨抖落乾淨了,也不管直播間裡一片“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的刷屏,
上前一手提起木雕,一手掏出了刻刀,笑道:“老闆稍等一下。”
老男人讓出了位置,饒有興致地看著蘇白,問道:“直播呢?”
蘇白一邊用刻刀在木雕背部颳著,一邊點頭回應:“對,主播,直播古玩撿漏的。”
老男人:“……”
老男人:“這不是鬧嘛……”
“咦?”
老男人神情突然一變,到口的話嚥下去一半,湊過去細看。
只見蘇白用刻刀刮過之後,木雕的背部明顯露出暗門的痕跡,再用刻刀撬開。
“啪”的一聲,暗門脫落。
頓時,
無論直播間的網友們,還是萬選齋的老闆,齊齊將目光聚焦了過來。
蘇白扔下刻刀,雙手持著木雕一陣搖晃,笑著說道:
“大家看好了,現在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
隨著蘇白的搖晃,一樣樣小東西從木雕肚子裡掉了出來。
有造型簡約的金、銀戒指;
有不起眼的老銅錢;
有灰濛濛的瑪瑙戒面……
散落到桌面絨布上。
【哇……】
在直播間一片彈幕驚呼中,
蘇白不著痕跡地扶了扶眼鏡,徑直略過了金銀戒指、瑪瑙戒面之類的,伸手摸了摸那幾枚銅錢。
幾秒鐘後,蘇白退開兩步,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