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張生想道:“我雖然不如司馬相如,但我看這鶯鶯小娘子頗有卓文君的意思。我不如就來一首絕句詩,且看小娘子如何反應。”
於是便高聲吟誦道:“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鶯鶯吃了一驚,對紅娘說道:“咦,怎的有人在那邊牆角吟詩呢。”
紅娘自然也聽到了,仔細一分辯,嘻嘻笑道:“姊姊,我聽這聲音,便是那個我跟你說的,那個二十三歲還未曾娶妻的傻瓜書呆子。”心中卻想道:“這書呆子來了,也不知道我那宗旦阿弟是不是也隨之而來了?”便往吟詩處望去。
琴童聽到紅娘一聲聲姊姊叫得親熱,便想到:“想來紅娘阿姊伺候這崔鶯鶯,說些迎合她的話也是無奈之舉吧。否則,豈不是要一直被這崔相國府的小娘子責罰,只怕掐一下皮肉還是輕的。”想到此處,心中也略略平復一些,便往紅娘發聲處望去,只見紅娘伺候在崔鶯鶯身側,眼睛往這裡望來,眼光中滿是期許,一時間不覺移不開目光。
卻見鶯鶯微微點頭,臉上似乎頗有讚許之色,說道:“這首詩,聽上去倒是神韻雅緻,遣詞工整,字斟句酌,頗為清新。”
紅娘見花園深處一片陰暗,未發現書生,也沒見到有琴童,轉頭在一旁笑道:“哎,你們兩個看上去倒是有緣啊,姊姊你該和詩一首。”
“我來試試看,按照此詩的韻腳來對應一首。”鶯鶯倒並不反對,低下頭去思考。
琴童聽紅娘居然幫鶯鶯攛掇,雖然無意中與自己的計劃也有呼應,但是想到紅娘方才的話,心中總歸不是滋味。便不去多看兩人,而是往花園四下細細望去。
鶯鶯聽了紅娘在旁戲笑,倒未生氣,微微思索了一下,便開口說道:"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
張生聽了,心中暗喜,想道:“沒想到應和得還挺快的呢!”
又想道:“之前在佛殿,這小娘子忽然見到我,臉上露出的一副可憎的表情,沒想到心裡卻是如此的知書達理,七步成詩,真是個聰明人兒。我這詩也是剛剛新作,鶯鶯小娘子居然就能馬上應和一首,而且每個字都是傾訴衷腸之語,聽著都是享受。這語句清麗,音律輕佻,怪不得小娘子的芳名叫做鶯鶯。如果小娘子能和我這樣偷偷的相見,隔著牆兒唱和詩句一直到天明時分,那才印證了‘惺惺相惜’這句古語啊!”
琴童環視了花園一圈,並未發現異狀,見張生站在身前,一副痴迷之狀,卻並無舉動,不覺搖了搖頭,上前幾步,輕聲附在張生耳邊說道:“這麼好的機會,你還傻乎乎地站著幹嘛?還不趕緊闖過去,看你的女菩薩會說甚麼!”伸出手去,將張生往前輕輕一推。
張生聽得琴童耳語,微微點頭,正待舉步,被琴童一推,順勢便往前緊走幾步,一下子衝到了鶯鶯面前。
鶯鶯見從花園的牆角方向,一個青色的影子,從陰影之中閃出,向著自己快步走來,在身前忽然收住身形站定。定睛一看,卻是一個白面書生,小心翼翼地微笑著作了一揖。
鶯鶯不覺大驚失色,有些害羞,趕緊側過身去,並不受他揖禮。慌亂之下,臉上紅霞飛起,只覺呼吸急促,心兒似乎要跳出喉嚨。
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不由將求助的目光向身邊的紅娘投去。
紅娘見鶯鶯的眼光中,滿是嬌羞之色,不斷地對著自己使眼色,又微微搖頭,對著西廂努努嘴。便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懂了,將鶯鶯一把拉到自己身後,擋住張生,說道:“哎,哎,哎!怎麼又是你這書呆子啊!”
張生剛剛站定,卻見鶯鶯閃到一旁,眼前忽然現出的,赫然是紅娘,正待再施一禮,只聽紅娘脆生生的說道:“你呀,別半夜裡忽然間跳出來嚇唬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