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本不動聲色,望了望佛殿門口,說道:“沒事,是風把燈燭吹滅了。”

張生此時被鶯鶯迷得心癢難撓。猶如哭聲像鶯鳴在高枝上,眼淚像露水滴在花梢上。就連那位大師也不禁學著裝出慈悲的表情來。擊磬的和尚感到懊惱,添香的僧人心裡焦急。燭光搖曳,香菸繚繞,因為他們都貪看鶯鶯的美麗容顏,結果燭火滅了,香頭也消了都不知道。

法本心中明白,微微一笑,替大家掩飾了過去。

張生聽到法本說風把燭火吹滅了,不由地皺起了眉頭,心中暗自驚訝。他看向法本大師的法座,果然只剩下微弱的燭火,燈火搖曳,似乎隨時都會熄滅。

法聰也感到有些尷尬,他原本專注於指揮眾僧誦經擊磬,卻沒料到燭火在這關鍵時刻竟然吹滅了。他急忙抬起手,想要護住燭火,但似乎已經來不及了。

佛殿內陷入一片昏暗,只有微弱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映照著眾人各自的神情。張生心中有些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會突然燭火失滅,他不禁想到了古時候風燈謎的故事,心想:“難道這是佛祖對眾人的考驗?”

鶯鶯站在一旁,也因為燭火熄滅而感到一絲不安。她看向張生,察覺到他的緊張和疑慮,不由心生擔憂。她想安慰他,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琴童也在佛殿裡,靜靜地站在一旁,目光注視著失滅的燈火,神情凝重。他心中暗自揣測著原因,覺得這似乎有些不尋常。不由想到,紅娘阿姊不會有事吧?便往那邊望去。

紅娘服侍在崔相國夫人和鶯鶯身邊,再加上崔相國的兒子歡郎,一邊要遞上香燭,一邊要照看香火,還要顧及主人口乾舌燥,忙著奉上香茗。一時竟未注意琴童,待到此時,才猛地一驚,第一反應不是去看崔家老小,而是往琴童那邊投去關切的目光。

兩人目光在佛殿中交接,都不覺心中一暖,互相微微一笑,輕輕點了點頭。

紅娘望著昏暗中依然洋溢著光彩的琴童,臉上不禁有些羞紅,笑著低下頭去。卻聽見崔相國夫人在身邊說話。

崔相國夫人輕輕拍了拍鶯鶯的手,示意她不要擔心。她低聲說道:“或許只是風吹滅了燭火而已,不必太過擔心。”

法本大師也盡力安撫眾人,說道:“眾僧請勿驚慌,或許只是風勢稍大,我們會盡快妥當處置。”

他隨即指示其他僧人拿來火折,重新點亮燈火。眾人在月光下匆忙忙地行動著,佛殿內瀰漫著些許忙碌的氣氛。

張生緊皺的眉頭逐漸舒展,他想:“或許真的只是風吹滅了燭火,不過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崔相國夫人擔心地看著鶯鶯,她知道鶯鶯對佛法的虔誠,希望女兒不要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

鶯鶯卻並不是很在意失滅的燭火,她心中早已將注意力集中在佛像前,虔誠地閉眼默唸著經文,祈求佛祖的庇佑。既然閉著雙眼,有沒有燭火,又有何妨?

在火燭的照耀下,佛殿重新明亮起來,氣氛也逐漸安定下來。法本大師又恢復了法座上的端莊,繼續主持法事,眾僧也繼續誦經擊磬。

張生注意到崔相國夫人始終在關注著鶯鶯,心想:“崔夫人對鶯鶯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看來她對鶯鶯的教導十分重視。”

佛殿內的氛圍漸漸肅穆起來,失滅的燭火似乎只是短暫的插曲,眾人都重新投入到法事中。

佛殿內的燭火搖曳著,一陣微風吹過,窗外的樹葉沙沙作響。鶯鶯靜靜地站在佛像前,閉目合掌默禱,心中祈求著家人的平安和幸福。偶爾睜開動人的眼睛,她注意到燭臺上的一支燭火即將熄滅,心想:“燭火快要熄滅了,要趕緊換一支。”

就在這時,張生走到鶯鶯身旁,微笑著說:“我來點燈燒香。”他伸手拿起一支新的蠟燭和香,然後拿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