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很幸福,不信你看。”

就見平日靜謐的八角井內現一小院,正是剛剛離去的婆婆家中。

此時院內並無棺槨,寧靜祥和。

忽聽院外一道俏皮聲傳來:“婆婆,京城裡的貴人離開了,貴人打賞了孫女好多銀兩呢。”

老婆婆端著水盆從屋內出來。

“你看看你看看,女孩子家家的要矜持,這大大咧咧成何體統?人說財不外露,你是生怕別人不知道咧……”

小女孩黑亮的雙眸迸發出笑意,再俏皮的咧嘴做了一個鬼臉。

她捧著錢袋子往屋內跑,祖孫倆一頓嘰嘰喳喳決定把銀子藏起來。

老婦與孫女在床頭挖洞藏銀,老婦說要藏好了千萬不讓老漢偷了去。

她要藏好給孫女存作嫁妝哩!

晌午老漢扛著鋤頭回家見祖孫二人笑意盈盈,他拉過小孫女:“今日你又給婆婆添的什麼喜?我聞到了鹹肉的味道哩。”

此時老漢牙齒已經全部掉光,最好罈子裡那肥肥的鹹肉。

孫女抱住老漢光溜的腦袋,給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兒才湊到老漢耳朵根大聲道:“我用公公您教的方法救了貴人家溺水的小孩,貴人賞銀100兩,婆婆將銀子藏在床頭油缸底下。說不讓你拿去賭了哩……”

老漢傲嬌:“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老漢也就吃醉一回賭了罷,還贏回來一貫銅板咧。老太這是不知福,不知福喲……”

說罷老漢搖頭晃腦向灶房而去。

老漢這是又去給老太打下手去哩,獨留孫女在院子裡哈哈大笑!

笑夠了罷孫女拿起笤帚,將屋裡屋外打掃一遍。

她口中一直讀著:“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日子匆匆而過。這年小云兒招了一個贅婿,是一流浪者,兩人婚後育一男一女,很是幸福。

老漢老婦更是心滿意足,此時家庭美滿和睦,子孫後代乖巧機靈!

吳家,有後了!!!

在一片片歡聲笑語中,老漢在一次睡夢中先行退場,時年八十有三!

一家大小亂做一團。

還是老太出來主持。

“如今算是太平,老漢一直健朗到八十有餘,無病無災已是十分幸事。兒孫萬不可悲切,攪擾公公路上安寧。”

又十年。這日老太太在院內曬著太陽,覺著身上還是陣陣寒意。

小云兒在旁邊剝著豆角夾子抬頭問老太 :“婆婆,晌午您想吃點什麼?”

老太回答:“一碗稀粥罷,湯水多一點。”

這幾日老婆婆胃口不太好,秋日裡的暖陽照射在身上,舒服了不少。

再看看院裡的水井和當年嫁過來時與老頭親手種的小樹,如今已經長成參天大樹為這一家人遮風擋雨,奉獻了一生。

轉頭看看身旁的孫女,說是孫女,那就像是自己的女兒般,比幾個女兒還貼心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