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詩詩,如果,在大年三十那通打給封佳佳的電話裡,你再多問幾句有關與我的問題,說不定,你會知道,我不在蘇州,說不定,你會知道,去年和今年的除夕煙花,都是我為你親手放的”——溫禮則。

李安然發現封佳佳不再活潑不再欣喜,也不再關心溫禮則和徐詩詩的訊息。

甚至,有些不耐煩、有些鬱鬱寡歡。

儘管是在手機兩端,李安然也依舊能輕易察覺到封佳佳突然的變化。

一開始,封佳佳說,她認為,自已對於美術的緣分,大概緣盡於此了。

她說,她大概根本就沒什麼學習畫畫的天賦。

李安然在手機這端拼命的安慰,堅定的認可,可一切好像無濟於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李安然和封佳佳斷了聯絡。

所有人都在埋頭苦讀,似乎浪費一秒就是極大的罪惡。

李安然開始和大家一樣,忙著學習,忙著做永遠都做不完的試卷。

教室裡的課間開始一次比一次安靜,晚自習結束後的鈴聲恍如擺設,即使鈴聲響起也沒有人離開,大家不再期待晚自習的下課鈴聲。

而同時,他們也恨時間竟然走的這樣快。

班級裡不再有什麼大大小小的恩恩怨怨,大家都和和氣氣一笑泯恩仇。

一切好像變得不一樣但又和諧。

大家都在成長,而成長總是意味著分別。

元旦已至,新的年頭降臨,開年以越來越冷為開始。

眼看著臨近期末,自換位風波結束後,徐詩詩倒也真顧不上別的。

在短暫的傷春悲秋後,徐詩詩開始打起十二分精神,嚴陣以待即將到來的期末考。

據說這次的期末考試又是一場對高考成績頗有參考意義的聯考。

徐詩詩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多省聯考了。

但是按照陳望尋的話來說,這次聯考比以往的聯考都要意義重大一些。

這次聯考是結合了所有參加新高考的省份一同出的試卷,全國所有新高考的學生都會參與其中,就連這次判卷都是以省形式進行。

而這次的成績將按照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進行排位。

也正因如此,這次的將會有依據的劃出參考的高考重本線。

對於這樣一次大型聯考,徐詩詩沒有理由為了別的事情有所鬆懈。

她要看看,自已穩上吏大的把握,到底有多少。

時間在試卷的印證下過的很快,在她和溫禮則一天天形同陌路的時間裡,桌面上的試卷越堆越高。

一開始她還能聽到安嘉祺總是好像在她身旁和溫禮則說話的聲音,亦或者安嘉祺跟在溫禮則後面從她桌前經過的身影。

只不過後來隨著她桌面的試卷堆積,便再也聽不見也看不到這些擾人心神的畫面了。

徐詩詩的一切都恢復從前,包括高二前的夢想。

其實,徐詩詩想考的從來都不是吏大,而是璞大。

璞大,是和吏大並屈第一的學府,這兩所學府同樣優秀卻分在南北兩端。

吏大在南,璞大在北。

在高二之前,徐詩詩的目標一直是璞大,是在認識了封佳佳和溫禮則後,她的目標才成為了吏大。

而如今,什麼都回到原點,連帶著,最初的目標也應該回到原點了。

一月底,氣溫越來越低。

徐詩詩用被凍得有些僵硬的手指緊緊握住了圓珠筆,在一張又一張的試卷上寫上一個又一個字。

高三第一學期的期末,以一場盛大的省聯考結束。

聯考結束後,大家一隻腳踏進了二月。

也告別了高三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