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一樣慢慢的看著,看到最後,“皇竹草,草中皇帝?”

“有何用?哦?用來餵養牛羊和禽,魚?”

丁謂看完種子一類,回頭看向大殿中的眾人,說到:“這些種子我們一定要,但是不能給三成糧了,最多兩成,再想要就讓他來買。”

“他不是要做大糧商麼,那就讓他拿錢來買,就要他們的錢。”丁謂說道。

“為什麼,有又要用他們的錢了。”趙恆問道:“朕有些不明白。”

“他想讓咱們為他們產糧,應該不只是產量,應該還有別的。”丁謂沒有回答趙恆的話,而是看著其他的幾個資料夾,上面寫著,規模化養殖技術,牛羊大規模養殖技術,家禽養殖技術,淡水魚類養殖技術,可惜這些資料夾都是空的。

“看看吧,大規模的家畜和家禽的養殖技術,要是有了這些技術,全國的百姓天天吃肉的都可以了?那可是真正的盛世呀!”丁謂不無感慨的說。

“吃肉?什麼肉,是羊肉麼?”趙恆歡快的問道:“能夠在中原養羊麼?”

趙宋皇帝都十分的喜歡吃羊肉,這是有祖訓的,皇宮有御廚止用羊肉的說法。傳說羊肉泡饃就是宋太祖趙匡胤落魄時發明的。據記載,宋太祖宴請吳越國君主錢俶的第一道菜是“旋鮓”,即用羊肉製成。

據史書記載,有一天,趙匡胤半夜突然坐起來,也不睡覺,也不說話,原來他此時非常想吃羊肝湯,卻猶豫不決,正在天人交戰,不肯下令。左右侍從一臉茫然,說道:“您有什麼事就吩咐吧,我們定會照辦!”趙匡胤想了又想,最後回答道:“我不說,如果說了,每天必定有一隻羊被你們殺死!”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趙匡胤屬豬,因而他不但不吃豬肉,還把豬視作寵物,經常蓄養。這一祖宗家規,從太宗起都嚴格遵守,其後的帝王都不吃豬肉,一直延續到熙寧年間。不管怎麼說,反正趙匡胤是把愛吃羊這一嗜好流傳給了子孫。

宋真宗時御廚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時每天要宰280只羊,這都是有史料記載的。

想想吧,這幾百只是每天的用量呀。

雖然宋皇室那麼愛吃羊,但是宋朝產羊的地方不多,主要依賴進口。但是遼國又規定羊不許出境,於是只能進行國家貿易。宋仁宗、英宗時,朝廷從“河北榷場買契丹羊數萬。”這是多少錢,都是高價羊。

所以,趙恆聽到大規模的家畜養殖第一反應就是能養羊麼。

所以說中國人從古至今的第一動力就是吃,想想看第一個把狗尾巴草培養成小米的人到底經歷了麼?第一個喝牛奶的人又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