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只組建了一支三萬五千人的部隊。
在古代士兵都是脫產人口,而一般的脫產比,在東方,大家比較認可的是一比二十五,或者一比五十,這是秦國統一天下時候的比例。
而在西方希臘時期,以武力著稱的全民皆兵的斯巴達也就只有一萬人左右的部隊,也就是一比二十五,而亞歷山大有著千萬人口卻是三百比一的兵民比,這就有意思了。
而且在所有了記錄中亞歷山大在東征的過程中,都是沒有提及糧食補給的,那麼他又是怎麼打到印度的呢,這讓大家很好奇。
而且更讓大家好奇的是亞歷山大一生征服了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如果再加上希臘,除諸夏幾乎所有的古文明都被征服,他為何單獨放過了諸夏?
還有波斯,在戰國時期的趙國就有商人到波斯做玉石生意,但是從未記載過大食被誰征服的事情。
而且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亞歷山大死後,他建立的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在同一年就消亡。就好像這個國家的存在,就是為了證明亞歷山大的偉大,其他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讓大家開始了對這些東西的調查,這一切的起因只是諸夏喜歡修史而已,在連線了宋朝以後主世界就開始了修史,主世界想要修一本最真實的世界通史,這個在東方倒是很輕鬆的修出來了,各個朝代在面對這麼一個龐大的修史計劃的時候都是全力支援的。
畢竟修史造就篆刻在了諸夏的基因裡了,從個人到家族再到國家,在修史這件事上都是瘋狂的。
可是大家在修完了東方史以後,再修西方史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大堆的問題了,希臘和亞歷山大這兩個,西方世界所謂的歷史豐碑,主世界不管在哪個世界都是沒有發現的,即便是在十二世紀,大家也沒有發現,所謂的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洛依,重新見到的那些亞里士多德的希伯來語著作,那一百萬字的東西完全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