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群在發覺主世界是有意識以後,就只記得放棄抵抗了,自己都是人家使用世界本源買來的,這讓他能怎麼辦?
只能是人家想怎麼辦,自己就怎麼辦唄。
所以他就直接的去繼續的開啟歷史世界了,就像是贏師隰和他兒子嬴渠梁的世界,就是卓群直接開啟的,開啟的時候,嬴渠梁剛剛發下了招賢令,衛鞅也剛剛加入了秦國,成為了宰相,正在立木為信呢,卓群就直接的出現瞭然後就把這位拉到了主世界。
和他那個剛剛廢除人殉的老子見了面。這父子兩一見面倒是挺尬的,因為嬴渠梁剛死了老子,而贏師隰的小兒子還沒有出生呢。
這邊是兒子認了老子,老子不認識兒子,好不容易這兩位在還有鼻子的公子虔的幫助下,兩邊算是認識了,而後又是和始皇帝的大一堆祖孫相認,雖然這個祖孫之間都已經差了八九輩了,但是還一樣是祖孫,鼻祖和耳孫一樣是祖孫。這都沒有什麼的,不過卓群又去見了他們那個時代的一大堆的君王,比如魏武侯姬擊,還有魏惠王姬罃(ying),這對父子見面以後倒是有些激烈了。頗有2火星撞地球的感覺。
魏擊差點沒把魏罃給打死,因為他發現魏國這個戰國時期第一個崛起的國家居然沒有到天下,而且在他兒子稱王以後就走向了衰弱,這讓他有些受不了了,他氣憤自己的兒子毀了三晉聯盟之勢,還把國都從安邑搬到了四戰之地的大梁,還放跑了商鞅,以及坐視大才孫臏被龐涓迫害侮辱,以至於魏國大好基業一朝盡喪,真是戰國最大的敗家子。
而他兒子魏罃也是振振有詞的,他和趙韓兩家鬧分的原因是因為魏擊剛死,他們就密謀瓜分魏國,這可是生死大仇,不能不報。
而遷都大梁,那是戰略上的考量,他想逐鹿中原,把魏國國都遷到大梁,也就離中原更加近了,這樣可以對中原地區造成威懾。
至於放跑商鞅,魏罃指著自己老子說道,你還放跑了吳起呢,要是吳起還在魏國,天下早就被打下來了。
而大才孫臏?他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真的2有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將龐涓是真的能打,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才能的孫臏去得罪自己的大將龐涓,他魏罃還沒有那麼傻。
大家看著這兩父子的爭吵也是很有趣的,這兩父子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真要算起來的話,實際上大魏會被天下圍毆,那也是因為魏武侯時期的四處樹敵所致。
魏罃和趙韓之間的分歧,在魏溫侯時期就有了,到了趙敬侯遷都邯鄲的時候,魏武侯直接帶人去和他開了一仗,所以這件事他們父子是半斤八兩,誰都沒有辦法說對方怎麼的。
而進軍中原那就更是因為魏武侯的戰略眼光,問題了,壓得戰略眼光沒有他父親魏文侯那麼清晰,最大的表現莫過於戰略上的盲目了,他在位期間不光是和趙國不合,和宿敵秦國開片,還同時招惹了齊國和楚國。
所以魏惠王只是把他老子的進入中原的策略,向前提了一提而已,而且遷都大梁這件事在魏文侯時期就開始考量了,只不過那個時候的目標不是大梁而已。
放走人才那就更不用說了,魏武侯和魏惠王的看人眼光都是不如魏文侯的,這方面他們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卓群在他們之間還拱了拱火,他在兩人吵架的時候說了一句,放走商鞅和放任龐涓迫害孫臏,那都是因為魏惠王不知道他們的才幹,不過魏惠王可不像某人一樣明明知道吳起的實力,還把他給放走了,而且是放給了自己的仇敵。
這話一說魏惠王直接的高興了,可是剛高興一下,就反應過來了,這是在拱火,然後這位就和他老子再也吵不下去了。
不過戰國初期的魏國是真的強,要不是他們的王室一蟹不如一蟹,而且一直都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很可能就沒有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