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東林黨的奇葩形態了。
一個個都是隻談道德,腹空心高,敢於直面現實、干預政治、關注民生,但是,卻沒有一點實策,而且全都是在為自己和自己背後的勢力撈取好處的,同時這些人還掀起了最大的黨爭。
這一切要是追究下去的話都是可以按在王家頭上的。
寇準的話讓大家都開始了思考,大家都覺得王家在分裂之後好像更容易出那些奇行種了,而且明朝老王家的能力真是差距頗大呀,奇行種和奇行種之間的差距也是極大的。
而老王旦這時候也想到這些問題了,他也開始思考起來是不是王家的那個奇葩本能變形了,不然這次出了個學術達人怎麼還獻祭了一個王朝呢。
不過大家都知道這些事完全就是個,被人記錄下來的當作玩笑不算數的黑歷史而已,再說了王家在宋朝就自我解體了,而且在歷史上也都是分成了幾十支的,心學這玩意只能說是王家出大佬了,但是明朝還是小冰河期和皇帝的問題。
想到這大家又都看向了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朱由檢,這位聽的是一頭的霧水,而他身邊的朱橚直接按著他,不讓他答應王旦的交易,因為在他看來那三家的資料,應該每家百萬噸的,這樣才可以讓朱由檢掌控的北方大明保留一份元氣。
朱橚的要求王旦思考了一下就答應了,不過他還提出來了一個要求,他想見見那幾個儒家出身的奇行種,也就是那些由文轉武,還能打出不錯戰績的那幾個人,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如果可以的話,袁崇煥他也是想要見一見的。
他想知道這些人到底怎麼直接從儒家轉成兵家的。
沒錯,這幾個就是從儒家轉成了兵家,而且要不是明末沒有兵馬錢糧供他們使用,這些人,在他看來都是至少可以成長為次一流的頂級將領的,而且盧象升和孫傳庭,這兩人要是直接掌握明朝兵馬大權,是有機會讓大明起死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