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王李氏帶著人出來,大家都一鬨而散,因為慌張有些人都碰到一塊兒,一屁股墩兒倒在地上,場面一時變得搞笑起來。

方曉曉一家人站在矮坡上看著,活像在看一場鬧劇。

“呀,三娘啊,這些是什麼人啊?昨晚是不是就是她們來敲我們的門啊?說是借宿的,我瞧著她們眼生的很,你們家可別被騙了啊。”說話的是個體態肥胖的老大娘,是村裡有名長舌婦李老太,一雙下垂的眼珠子提溜轉,看起來很是精明。

語氣尖酸刻薄,陰陽怪氣。

王李氏緊張了起來,急忙說道:“他們是我李家的遠房表親,今年遭了災這才要來投奔我們,沒曾想我們分了家這才沒找到我們,昨晚打擾你們了。”

眾人狐疑地盯著他們看,怎麼看就不像是什麼遠房親戚。

雖然此刻換上了粗布麻衣,但臉上細膩白皙有光澤,一點也不像是風吹日曬的農民,個個長的人高馬大的,看起來像是過好日子的那種人。

跟李氏差距太大了吧?

方曉曉腦瓜子轉的飛快急忙說道:“原先我家裡邊做了點小生意,如今遭了災啥都沒有了,這才想來投奔我姨的。”

原來如此,難怪跟咱們這些窮人不一樣,家裡原來是有點家底的。

不過現在也落魄了,只可惜王家大兒子剛被分出去。

自家五口人聽說才分了一點點糧食,連這個冬天都支撐不過去,現下又來了三口人看他們怎麼辦。

“三娘啊,那你們這是要出門兒?還是要去找你公婆借糧食啊?一下子家裡添了三張嘴,你家大釗肩上的擔子可就重了啊。”

說話的是站在李老太旁邊的李嬸子,個子高高瘦瘦的,看起來精幹的很。

是那種典型的跟家裡兒媳婦不好相處的人。

王李氏臉色難看的很,這些人就是來看他們家笑話的人,從前如此,現在依舊如此,她真的很恨。

她勉強一笑道:“既然分家了哪有一有困難就回去找公婆的道理,靠人不如靠己,有困難我跟大釗自然會想辦法解決的。”

大家聞言也不再說啥了,而是各種眼神掃了他們幾眼就各回各家了。

“走吧,阿貴叔一般在村口水井邊等著,等牛車坐滿了人就去鎮上。”

從這條路下去轉個彎就見側邊有座還不錯的宅子,石磚瓦房。

宅前是個很大的場地,前面有棵巨大的老樹。

即使是入冬了,枝葉也無比的茂盛。

樹的旁邊便是一口水井,阿貴叔的牛車就在旁邊,車上已經坐了兩三個人了。

見三人一直盯著這宅子看,王李氏道:“這是村長的家。”

三人回頭,難怪呢,村裡基本都是泥巴茅草屋,顯然這座有點豪華的宅子與村裡有些格格不入,原來是村官的家啊。

真是村官越有錢,村民就越窮。

“阿貴叔,我們要去鎮上。”王李氏走到阿貴叔跟前,從錢袋裡掏出四枚銅錢給他。

阿貴叔正眯著眼抽旱菸呢,聽見王李氏說話就睜大了眼睛,瞧著竟有四個人便道:“你們四個一起嗎?那人就夠了,趕緊上車吧。”

車上的兩個年輕一點的女人,看到王李氏急忙打招呼,“三娘你這是要去鎮上嗎?今日你家大釗沒去鎮上上工嗎?”

王李氏笑了笑道:“我遠房表姐來了,得去鎮上置辦點東西。”

“聽說昨晚村裡來了幾個敲門借宿的,不會就是他們吧?”

“額,他們不知道我們已經分家了,估計就是上去找我們的。”王李氏語氣淡淡,一副不想多說的態度。

二人點點頭,看向方曉曉一家三口。

後者則是回她們一個尷尬的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