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的春食會卻變了味道,改為由官府牽頭,主要為了遠道而來的黎國使臣舉辦,酒家們最終的排名結果似乎也全權由他們決定。
但這樣的比試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一些入選的小商家只能在樂珍路上暫時擁有一處小的鋪子,而那些本來就在此處的大型酒樓則擁有著優渥的條件,它們位置優越,空間開闊,設施齊全,還都擁有著私密的雅間,達官貴人們自然更樂衷於去這種酒樓飲幾杯小酒。
不過對於這些小食肆來講,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已經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了。
今日的樂珍路上多了許多士大夫的身影,今天雖然是旬假,但他們仍然穿著官服,一會兒使臣們要來此處,他們也不能太過隨意,這些官員們只是拘謹地四處瞧瞧,幾乎不怎麼進店購買。
有人簡廉,也不乏有人鋪張。
樂珍路最出名的酒樓名為燕子樓,它一共有三層之高,頂層還有個寬敞的露天場所,此時此刻已經有幾個官員坐在這樓頂的幾張餐桌旁用餐了。
明明是早上,這幾個官員們面前的桌上正擺放著白魚糖蟹、車螯蚶蠣等山珍海味,他們坐在樓頂、俯瞰街道,與一眾僚友們談笑風生,每到盡興之處,便吩咐一旁的侍女高歌一曲。
見到他們此刻開懷的笑顏,便讓人不由得想起《太平廣記》中記載的後梁韋林所寫的《鮔表》,其中極用“象箸”、“玉盤”、“紫腴”等詞彙來列舉這些達官貴人們飲食的豪奢之舉,或許如今燕子樓上的這些貴人面前的幾道佳餚中所用的食材,也正是來自某處的“糝敖將軍”、“油蒸校尉”或是“膗州刺史”。
在這幾位官員身邊,還有一個與他們年齡相差甚遠的矮小儒袍青年侍立一側,他此時手裡正端著一個瓷質酒瓶,滿臉笑意地為正在用餐的幾位長者們斟酒。
見到面前的酒盞再次添滿,那位於左側次座上的身穿緋色官袍的中年男人滿意地看向身旁的青年。
“方少爺,你這燕子樓是越辦越好了,每年的收益怕不是筆小數目吧。”
這青年男子正是方堤,他此刻正在招呼這幾位高官們用膳。
“許伯伯,叫堤兒便可以了,聽您一聲少爺,我今夜怕是要臥寢難眠了。至於收入此事,您可是應該比小侄更清楚,這酒樓每年的商稅可都是要經您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