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不過公子。”範老再瞧了瞧眼前的少年郎,與他在碼頭的談笑仿若發生在昨日,那時只覺得這偶遇的郎君是個才貌雙全的趣人,萬萬沒想到他竟是召國質子,也更不會想到自己今朝會以此種姿態上門求訪,這人生際遇,真是萬般奇妙。
“範老,若有難處你儘管道來,你我有緣結識,凡小子力所能及之事,定會傾力為之。”
吹開茶水錶面浮動的茶葉,司徒錫看向眼前的老者,自己雖然是質子,可在常人眼裡,也是很容易與楚國的高層們接觸走動的那批人,眼前這老頭兒顯然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今日才會來這兒。
“那老朽便直言了,老朽想求見淮明公,但奈何沒有門路。”範老頭談及正事,從凳子上站了起來,拱手向司徒錫行一大禮,態度放得極低。
這請求也沒有出乎司徒錫的預料,他知道這老頭兒在想什麼。他既然是為皇榜募糧的事情犯難,又能找到自己這裡,顯然是想借用一下自己的關係網的,除此之外實在是想不到自己還有什麼值得利用的。
“小子都沒能見上我那岳丈一面,又如何能向他引薦範老您呢?你也清楚,小子只是質子。”聽完他的訴求,司徒錫起身招呼他回到座中,飲一口茶,才朝範老介紹自己的情況。
範老領悟,從懷中拿取五張銀票,遞交到司徒錫手中。
價錢可以慢慢談,他是有備而來的。
“範老,我說的是實話。”司徒錫朝桌上的銀票看去,五張俱是千兩的面額,這出手真是闊綽,但他還是搖了搖頭,真摯地表示自己所言非虛。
“可是老朽聽說昨日在淮明公府……”
聞言之後,司徒錫立即苦笑搖頭。
好嘛,這好事不出門,壞事倒是傳了千里,看來這老頭也是聽聞了昨天的一些流言今日才會一大早過來的。
“不知我可否先知曉老先生接下皇榜是為了什麼。”司徒錫不急著回應。
“我也不瞞公子,老朽是為了救人。家中晚輩因些事故被捉了去,若能為陛下分憂,或許有機會將獎賞換作一個請求……”
“依您的財力,何不直接交糧試試?”司徒錫有些疑惑,這老頭兒運來的糧食每日堆滿港口,這都不夠嗎?
“公子有所不知,陛下此次需求極大,往楚國運糧的商人很多。老朽雖然頗具實力,但畢竟是一商人,就算是立了頭功也未必能面見聖顏。老朽一遊商,又不曾在這煊安混跡,疏於打點。因緣際會下又與公子相識,便不想捨近求遠。因此才想透過公子求見淮明公,再不濟也能有個對話的機會。”範老將其中難處娓娓道來,說完他又連忙補充道:“公子放心,老朽誠意十足。”
這是擔心自己的籌碼不夠啊,看來他那後輩遭到關押的緣由不太簡單。
“老先生可知道陛下向四海募糧所為何事?”司徒錫坐正了身子,也換了對眼前這老人的稱呼,他雖然是商賈,但也是無比精明的人,稱一句先生也合適。
聽到司徒錫丟擲的這個問題,範老十指交叉合攏護著茶杯,眼神有些躲閃,看向眼前這少年遲疑道:“有傳聞說觀星院預言今年夏日楚國關中會有大旱……”
聽到這個回答,司徒錫只是微微搖頭,雙目灼灼地盯著他。
範老也搖搖頭,吐出一口氣無奈道:“去歲時朝廷將徵兵制改為了募兵制,也是,這是家喻戶曉的事情,自然也瞞不過公子。”
募兵制最早是起於春秋時吳起,《吳子·國圖》載:“簡募良材,以備不虞。”吳起組建精兵隊伍時,改革了傳統的徵兵制度。
原先透過徵發的兵員是需要自己解決裝備糧餉的,而募兵制實行下則會給士兵們分發工資,有軍餉且免徭稅。
這種制度在唐玄宗時因府兵制遭到破壞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