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盤曲三千里,枝間有鬼門,萬鬼可出入,二神居其門,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諸鬼。有惡害之鬼,以葦索綁之,送與虎食。
滄海桑田,此山也早已無跡可尋。百年前,閩、浙交界之處,東、南海匯之間,突起兩座島嶼,世人以神荼、鬱壘二神之名名之。
數年前,仍以打漁為生的閻青雲,在出海之際突遇海嘯,流落於神荼島上,福兮禍兮,大機緣下竟在島中九座石碑上習得絕世武學——五方鬼御大法。亦因此功法詭異莫測,可令修習者逐漸面罩紫氣,遂得了個紫面閻王的諢號。後又結識辭官後處於彷徨的陳慶之與江湖遊俠龐昱,三人意氣相投,結為金蘭。時值倭寇犯境,襲擾沿海漁民,三人便糾集數百好漢,依靠神荼島上山石林立,地勢險峻,在此安營紮寨,祛倭保民,劫富濟貧,逐漸成為一方霸主。
再看今日,正當島內頭領商議著如何禦敵之時,敵人卻不期而至。無暇顧及已經氣絕的樓羅,閻青雲三人忙領著眾頭領出了議事廳,廳外幫眾已盡數聚集,手持兵刃蓄勢待發,只是寨門已破,幾個守門之人的屍首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而就在那些屍身之旁,肅立著百餘人,皆是黑衣、黑袍、帶黑色鬼臉面具,簇擁著一頂顯轎,顯轎之上仰坐一人,身穿暗紅色錦袍,頭戴束髮鷹冠,雙手靠於扶手,雙目微眯,似是眼前之事毫不關己。
閻青雲為人本就粗獷豪放,親眼看到手下之人無端慘死,更猶如怒目金剛一般,怒視著顯轎上的那人,儼然是要動手開打的形勢,身後龐昱見狀,為了爭取時間,慌忙走上前,以防閻青雲衝動出手,一邊示意陳慶之速速派人護送閻青雲妻小出島,一邊朗聲說道:“江湖傳言,木氏兄弟,為兄者正氣凜然,為弟者邪氣逼人,以今日之做派,想必你便是木灼吧!”
顯轎之上的木灼輕輕抬眼,掃了一眼龐昱以及一個悄悄從人群中離開的頭領,並未理會,再次閉目,作養神狀。
而分立在顯轎左右的四人,卻在此刻毫無徵兆的一同出手,四掌推出,夾雜著勁風竟在空中匯成一個無形手印,猛烈的向著龐昱拍去,閻青雲大驚,電光火石之間,將龐昱護在身後,運起五方鬼御大法,真氣流動間,似是形成一口紫金色的大鼎將身體護在其中,待那無形手印與金鼎接觸的剎那,只聽“轟”的一聲,一陣陣氣浪向著四面八方噴薄而出,將近前的幾名幫眾掀翻在地。
那出手四人正是十大護法中的大迦葉,富樓那,舍利弗,以及羅喉羅。
舍利弗見閻青雲竟能接下己方四人合掌發出的必殺之計,心中也是有些詫異,冷笑一聲,陰陽怪氣的說道:“竟能接下我們四人合力施展的釋迦掌法,閻青雲,你倒也有幾分本事。”
閻青雲心中暗歎,這四人好剛猛的掌法,遂不敢輕視。凝視著四人,內力在經脈中悄無聲息的緩緩流轉。
“大哥,你怎麼樣?”陳慶之輕聲詢問,同時拔出彎刀,與龐昱齊齊走上前來,站在閻青雲左右,與四護法對峙。
閻青雲微微點頭,示意自己無礙,繼而盯著轎上之人喝道:“木灼,你這四隻鷹犬,只怕還取不得閻某性命,還是你自己出招吧!”
木灼聞聲,雙眼猛地睜開,目光中狠厲之色頓起,隨即卻又逐漸收斂,喃喃的蹦出兩個字:“螻蟻!”
四大護法見宮主如此反應,互相對視一眼,隨著舍利弗的一聲:“休再浪費時間,惹宮主不悅。”隨即一同運起內力,向著閻青雲三人飛掠而去。
三人亦是同時運功相抵,閻青雲以一敵二,龐昱,陳慶之各對一人,倒也是旗鼓相當,鬥得難解難分。而當其餘幫眾對上那些金鱗宮人之時,立刻形成一面倒的局勢,整個大寨霎時間猶如修羅戰場一般,哀嚎之聲此起彼伏,誰又能料到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