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一切黑暗都在萊納裡的掌控之中。

雖然理論只是理論,但,既然多個受害者都清楚地記得“魚之夢”內部是“一片漆黑”的環境,那麼……

萊納裡思忖間,已經和後勤組打了招呼,順便要來埃達及其男友的住址。

——魚之夢的受害者變魚的過程長達一個月,且其體液具有傳染性,因此,七隊會對發現的魚之夢受害者進行必要的監控。

……

埃達是個保守的女人,與其男友確定關係後仍然堅持住在下午茶咖啡廳名下的員工單身公寓裡。

在明白自己難以得救、時日無多後,“安分”了一輩子的埃達,終究是選擇了“瘋狂”——搬去與同樣時日無多的男友同居,共度最後的時光。

萊納裡順著記在腦中的地圖,找到埃達男友位於郊區的老房子對應的暗影,稍稍延伸過去一點意識。

雙層的老房子裡,二樓還算寬敞、佈置簡潔的主臥中,此時遍佈潮氣與一股揮之不去的、難以描述的魚腥味。

房間中央的雙人床上,此時並排躺著兩個……或者兩條?總之,那是一種很難被歸類成“人”,也稱不上是“魚”的狀態,如同兩者的生硬過渡,讓人睹之倍感不適。

雖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萊納裡還是從事務所的辦公桌上拿來一枚硬幣,簡單做了個占卜。

——比起被自己汙染、裡裡外外都異化,說不定埃達和她的男友更願意就這樣變成魚呢……雖然無論結果如何,萊納裡要做的事情都不會改變。

硬幣“落地”,正面。

——他們寧願異化,也要活下來。

萊納裡滿意地收起硬幣,隨後,黑暗降臨,淹沒並排躺在床上昏睡、已經不成人形的兩人。

……

夢境相關的知識,在萊納裡原本的學習計劃中排在非常靠後的位置,好在她對此並非一無所知。

以埃達及其男友為媒介,萊納裡花費將近十個小時,終於勉強感應到那個漆黑的夢境之海。

主觀上“觀測到了”的話,接下來的一切順理成章。

作為黑暗概念的化身,萊納裡的意識輕而易舉地侵入夢境之海中屬於的“漆黑”的那一部分,然後,最深、最沉的黑暗力量以此為踏板,張牙舞爪、肆無忌憚地降臨。

……

現世,伊尼瑟爾城。

正值午休時間,街道上人來人往。

忽然,有人指著晴朗的天空高呼:“那是什麼?!”

附近的行人以及等紅燈的司機,大多下意識地順著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頓時,驚呼連連。

原來,秋日如洗的天空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片“海洋”,“海洋”如雲朵般,一片片飄浮著,細看還能看出其在緩緩地移動。

“海洋”的水體在明亮的陽光下,奇異地未曾折射什麼,反倒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寧靜的墨色。

與那給人以寂靜感的墨色水體不相稱的是,暢遊在其中的那五彩繽紛、造型各異大小卻差不多的游魚。

那些游魚漫無目的地、亂七八糟地遊動著,嘈嘈雜雜,看得人倍感煩躁。

前所未有、聞所未聞、正在不斷擴大的奇觀,不斷地吸引人們駐足旁觀,在短短的時間內,幾乎就癱瘓了大半個城市的交通。

……

大街小巷、網路上吵翻天的時候,全球所有城市的七隊,都在緊急請示上級。

除了伊尼瑟爾城的七隊。

“暗之後勤二組”聊天室。

【組長:確定是暗之子閣下對付怪談“魚之夢”引起的?

路人臉:不確定,八九成的可能吧。

完了我要變魚了:我能感覺到,天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