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字還要複雜,宮小花一下午堪堪認識了二三十個字,這遠遠沒達到宮特工對自己的要求,而她舅舅卻說,她識字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一天的時間轉瞬即逝,臨走的時候 ,李子辰將《初蒙學識》這本書送給了她,附帶贈送了一套筆墨紙硯,獎勵她的好學。

而且還約定以後從刑部下班後去秦府後門,每天教她十個大字就回家。

從外婆家回去的第二天,宮大娘帶著宮小花熟悉京都的路線。

東邊崇仁區主要是世家居住的區域。

那裡的道路都是以青石鋪面,道路的兩旁是一棟棟佔地極大的高樓。

金黃色的琉璃瓦,高挑的屋簷,還有那紅色的雕欄玉柱,放在現代那都是國寶級的藝術品。

而這裡出生的人兒也是大鄴朝最有權勢的人。他們可以隨時決定我們這些平凡人的生死。

李子辰當差的秦府就是這個區域裡。

平時他們這些在府裡當差的人並不具備從大門出去的資格,都是從後面的街道上出去。

而她當差的刑部剛好在秦府後面的這條街上。

這條街也是京都的第一大街,叫崇仁街,其從東邊直通京都的最西邊。

平時這裡如果沒有案件處理,都是非常安靜的,宮小花要找李子辰也是很方便 。

崇仁街的中部就是京都最熱鬧的地方。

街道兩邊佈滿了茶樓、酒館,當鋪,作坊,客棧、青樓、腳店一路延伸到西邊。

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著眾多叫賣的小商販,可謂是琳琅滿目,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

到達西邊,這裡是京都最大的貿易市場。

包容著各種各樣的買賣,比如人口買賣,他國馬匹買賣等等 。

這裡也被人叫做西市,而且還是死刑犯被斬道示眾的地方。

在西市的旁邊是京都大量的住宅區。

擁擠著密密麻麻的房屋,大部分是住著平民,走街串巷的商販,以及一部分在官府當差的小吏。

每個房屋的面積不大,有的甚至站在自家的院中都能聽到隔壁鄰居的說話聲。

這裡也被人稱之為平民區。

而宮小花她家就是住在這個區的烏衣巷,周邊以在官府當差的小吏為多。

便宜弟弟當差的京兆府尹也就是在這一地帶,平時是家裡出門最晚,回來最早的人。

外祖父一家則是住在南邊。

那裡一般住著有品階的大小官員,一些外地求學之人,以及大量的富商等等 。

那裡設立著許多書院。

一部分是由富商設立,高額聘請有學識的人來當夫子。

有資質的將被扶持並免費提供讀書的條件,為得就是將來他們一飛沖天從而能夠庇佑他們。

沒資質的將需負擔該付的束脩,商人的算盤永遠是打的啪啪響。

另外一部分則是由朝廷設立。

夫子都是有名的大儒,從民間挑選足夠優秀的人員進行培養,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夠被選中的。

用我們現代人來講,就是學霸中的學霸,神童,而現實當中又有幾個這樣的人呢。

最後一部分學堂,就是讀了一些書又沒有什麼成就的人,在這裡開設的一些私塾。

為的就是給一般普通家庭的孩子開開蒙,養家餬口。

而那些世家都是有自家的族學。

這個時代的知識都是被當成自家的私有財產,一般不會輕易的傳授給外人。

所以世家之人都是在自家族學裡學習,他們收藏的典籍是外面很多人求而不得的。

這也就是一般世家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的原由。

每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