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看過不少小說的李秀蓮和方曉曉,卻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一旦有什麼情況那肯定是撒丫子跑路的。

就這樣方家三口暫時在這裡住了下來。

因為是忽如其來出現在這裡的人,怕惹人是非,三人每天也都待在草棚裡不出門,只是偶爾會跟著王李氏出門撿柴或是挖點野菜啥的。

今年天干,但山上溼氣重,現在還好土壤溼潤,還能挖點這個季節的菌子,打幾棵野板栗。

這山上每天人都不少,因為怕冬天沒吃的,都在山上可勁兒的薅。

但是山上的東西就這麼點,人卻這麼多,每家每戶現在是越薅越少了,山都給薅禿了。

回到草棚裡,李秀蓮就開始準備把今天打的板栗炒了,然後曬乾。

往後要吃的時候直接就可以吃。

她嘆了口氣,現在物資匱乏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沒想到兒時吃的苦,現在老了還得再吃一遍。

晌午,王家方家在做飯呢,就聽坡下傳來聲音。

王李氏豎起耳朵一聽便皺起了眉毛,是婆婆張氏在罵人。

“好啊李三娘,你這個賤婦,老孃分給大釗的糧食,你就這麼去養你孃家的人啊,大釗賺的錢你竟然都補貼給孃家去了?早知道你這麼能耐,老孃當初分家毛都不給你,讓你們都餓死算了。這個胳膊肘往外拐的臭婆娘。”

罵的還是她自己!

就這麼一會兒便聽那罵罵咧咧的聲音,越發逼近。

王李氏急忙走出去,瞧著婆婆一臉的戾氣,臉上浮現一抹惶恐。

她剛嫁來王家時,雖然對她也不算好,但也跟王家媳婦一樣的待遇。

可當她第一胎生下的是個女兒,婆婆登時看她都不順眼起來。

她想沒關係第二胎總算能生個兒子吧,可天不遂人願,依舊是個女兒。

婆婆對她越發沒好臉色看,她甚至連月子都沒有坐滿,家裡大小事務全都落到了她的身上。

王大釗是個沒脾氣的人,生兒子生女兒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

他雖然心疼媳婦受委屈,但卻不敢忤逆母親,在這個以孝治國的天下,‘孝’字就能把人壓死。

所有的委屈都只能往肚子裡吞。

“娘,你怎麼來了?”王李氏瞧著張氏身後還跟著二弟妹王顧氏,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二弟妹身上穿了一件藍色的棉衣,看樣子應該是新買的,不愧是給王家生了兩個孫子的女人,就連婆婆對她也這麼好。

王李氏心情有些低落,若是自己能為王家生個兒子……

王李氏猛地清醒過來,幸好被分出來了。

否則就算是給王家生了兒子,日子照樣過的不好。

婆婆她分明是偏心的。

啪……

張氏甩了王李氏一巴掌,惡聲道:“你這個臭婆娘,現如今家裡糧食都不夠,你還怎麼敢收留你孃家的人在這裡?浪費這些糧食,你還不如拿給我們,咱們家多少口人你難道不知道?”

說完一把推開王李氏就朝著屋內走去,一眼就看見破爛櫃子上放著的糙米以及地上的紅薯袋子。

“招娣,把紅薯都搬回去,既然李三娘想要養她孃家人,那就靠她自己。”張氏精幹的很,抱起糙米就走。

王李氏急忙跪下抱住她的腿喊道:“娘,你把這些糧食都搬走,我們吃什麼啊?你就算看不上我,可大丫二丫小丫都是你的孫女啊,你就忍心看她們餓肚子嗎?大釗可是你的親兒子啊?”

李氏一腳踹在王李氏的肚子上,“要不是看在大釗和三個孫女的面上,一斤糧食都不會給。你要是不把糧食拿去養你李家的人,我會來拿走?”

王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