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全曲一共三個樂章,演奏它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演奏技巧,故而演奏者融合其中的情感就成了欣賞過程中更加值得關注的一部分。
樂曲一開頭便是一個重音,在一瞬間便能吸引起聽者的注意。
引子部分前四小節採用了模進的手法,音樂旋律不斷上行,使曲子傳達出來的情緒聽起來更加動盪不安,推動音樂主題的不斷發展。
第一樂章是宏偉的奏鳴曲式。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輝煌的快板,使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開頭的引子充滿古希臘式的悲劇氣氛,激昂的語調具有巨人的氣概,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曲調使聽者熱血沸騰。
第二樂章一改第一樂章的高昂,採用如歌的柔板,琴聲溫柔如月色,令聽者如沐春風。
給人的感覺像是走在沒有路燈的小路上,心中思緒萬千,抬頭卻又能看到遠處城市的燈火。
曲子行至第三樂章,採用迴旋奏鳴曲式,大量運用主部的音樂材料並進行變化再現,迴歸到了原來的主題,與第一樂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此段一開頭便是如雨點傾瀉而下的連奏,主部主題洋溢著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活力的背後,是微微的不安與躁動。
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旋律暗示著心態的不穩定。而插部則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展現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志。
在兩小節的和絃進行後,曲子出現了完美終止。
許晞手指下最後的五個和絃很有氣勢,並用逐漸漸強的旋律結束了全曲。
他的演繹十分完美,無論是難點的處理還是情感的流露,都在向宋行舟傳達出這部作品中富含的鬥爭性、英雄性和戲劇性。
雖然題為“悲愴”,但這首曲子充分表達了貝多芬敢於同命運抗爭的英雄氣概。雖然只是錄音,但宋行舟彷彿能看到許晞彈琴時的每個動作與表情浮現於眼前。
“我想讓你明白的是,你筆下的音符永遠是自由的。”許晞裹著浴袍倚在門邊,懶懶地看著宋行舟。
他剛洗完澡出來就聽到宋行舟在聽他送的唱片,怕中斷對方的思緒便一直站在原地等待曲子結束。
許晞相信以他和宋行舟的默契程度,宋行舟一定能從中聽出他的意思,便不再多言。
宋行舟聞聲抬頭,剛好對上許晞的眼睛,對方的情緒盡收眼底。
許晞早在聽到宋行舟喝醉那晚的自白後,便一直想送給宋行舟這樣一份特別的禮物。
他想以這種更加直接的方式告訴宋行舟:我懂你。
“行舟,這首曲子和你很配。”許晞走到宋行舟面前,低著頭直直望向對方的眼底,很認真地說。
這是他在生日那天晚上輾轉難眠時,腦袋裡唯一想到的東西。
絕不輕易屈從於人生,即使不能以真實身份示人,卻仍然選擇堅持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這是他看到的宋行舟。
不為名利,只為熱愛。
許晞一直覺得他們兩人從一開始就完美契合。無論是愛好,還是性格,甚至是靈魂,都註定會在一起。
所以許晞選擇用這種方式,含蓄地回應了那天在他懷裡吐露心聲的宋行舟。
其中深意,只有他們兩人能讀懂。
宋行舟聽罷,便想上前抱住許晞,誰曾想被許晞靈活地躲開,臉上佯裝很嫌棄,高聲道:“你沒洗澡!別碰我!”
宋行舟哈哈大笑,不管對方掙扎,直接把人橫抱起走向浴室:“那我們再洗一遍。”
“混蛋!放我下來……”許晞只象徵性地撲騰了幾下便偃旗息鼓,任由宋行舟抱著。
他知道這一行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