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吃豬頭,幸福快樂留心頭;
二月二,引灰龍,財富元寶流倉庫;
二月二,敲房梁,趕走煩惱和憂愁;
二月二,煎年糕,工作事業步步高;
二月二,龍抬頭,好運永遠伴左右;
二月二,龍抬頭,前程似錦樂悠悠。
金海翻了一頁日曆,對玉芬說,“今天就是二月二龍抬頭了。”
“啥是龍抬頭啊?”玉芬坐在炕頭,一邊勾著一個鞋墊,一邊問道。玉芬只知道二月二是龍抬頭,不知道“龍抬頭”來歷。
金海立刻化身萬事通,給玉芬詳細的解釋了一番。
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龍抬頭是指“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一般在農曆二月二這天,大約晚上9點半左右,“龍”的兩隻“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抬頭”。
“龍抬頭”三個字寓意好,又處於驚蟄和雨水之間,對農業非常重要,因此東北人十分重視這龍抬頭的節日。
刁德海、杜老六、王百勝、李偉國排著隊跑到金海家等著剃頭,農村像金海這一批人沒那麼多講究,往往自己家備一把推子,需要時直接剃。只是玉芬心靈手巧,理髮一看就會,剃的還挺好。
每年二月二,玉芬都會親手給金海剃頭,後來刁德海、王百勝也找玉芬幫忙剃頭,去年來了個李偉國。到今年,李偉國來剃頭的路上,遇到了杜老六,於是杜老六也來了。以前杜老六和金海熟悉但不親近,這段時間接觸頻繁,竟然慢慢參與到金海的小圈子裡來了。
自家老頭當然得排在第一個,玉芬運剪如飛。其實金海的頭髮並不長,有玉芬這個理髮小能手在,頭髮怎麼長的起來。
朱志國過世後,金海和玉芬在一起了,金海就接過了養家重任。兩晌多地,金海日夜不息,玉芬也下地幫忙,但她竟然對農活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玉芬別的還行,就是地裡的活,怎麼學都不會幹,刨坑,不是深就是淺,不是近就是遠;點子(放種子),不是多就是少 ,不是跑就是偏;鋤地,不是砍斷苗就是漏半邊……玉芬到地裡,幫不上多少忙不說,還淨添亂。
玉芬是小姑娘時,家裡看她幹活笨,不用她下地。她嫁給朱志國之後,雖然也勉強下地幹活,但幹得不多。到她跟了金海,金海更捨不得她下地幹活,關鍵有時她去幫忙反而更慢了。
金海有點強迫症。刨的坑必須整整齊齊,一般大小。種下的種子,必須都在坑的中間,不能跑偏。種子數量必須是兩顆,不多不少……玉芬埋下去的種子,金海恨不得挖出來重新種,更何況其他。
金海和玉芬商量:“玉芬啊,你在家給我做做飯,給我洗洗衣服,照看照看三個孩子,這活其實也不少。地裡的活就交給我,行不?”玉芬很想去地裡幫忙,結果每次越幫越忙,只能作罷。
但是家裡的小活,玉芬自帶靈性,無論是洗衣做飯,縫縫補補,或是做衣做帽,做鞋做襪,玉芬都會,而且做得更好。
有次金海帶她進城,看到時裝店有件白毛衣特別好看,想給玉芬買。玉芬走過去繞著走了兩圈,說什麼也不讓金海買。沒幾天她就穿了一件一模一樣的在金海眼前晃,金海以為她反悔了自己又去買了呢,結果玉芬告訴他是自己織的,這讓金海很吃驚。
很快,一個整齊乾淨的小平頭理好了,玉芬又給金海颳了鬍子。之後,金海拿熱水洗了頭。其他幾人陸續剃頭不提。
二月二習俗,剃龍頭,洗龍頭。
金海從倉子裡搬出一個豬頭,這是昨天王百勝給帶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