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今日無人宴請,戒酒一天。
二月初十,無人宴請,繼續戒酒。
二月十一,刁德海過生日,喝了三杯散白,純屬無奈之舉。
二月十二,中午菜好,既然昨日已經破戒,今日已無堅守必要,和玉芬小酌。
金海舉杯宣告:本次戒酒共計堅持五十六個小時30分鐘,較之上次戒酒,多堅持四十個小時之巨。且抵擋王百勝敬酒一次,刁大河敬酒一次,可謂成果斐然。
之後,被玉芬連掐兩下,金海宣佈:本次戒酒以成功的方式開始,以失敗的方式告終,玉芬同志請不要灰心喪氣,敬請期待下一次“戒酒”的到來。
其實金海本就沒有真心打算戒酒,那日只是他見玉芬對自己關心,給了老伴兒一個回應而已。至於玉芬也沒真想讓金海戒酒,畢竟都喝了一輩子了,何況金海只有這一個真正的愛好。
玉芬關心金海的身體,所以想讓金海少喝一點,不要因為喝酒傷了身體,並不是真的要讓金海把酒戒掉。這也是金海喜歡玉芬的一個地方,玉芬從不以關心的名義來強求他必須做到什麼。畢竟道德綁架也是綁架,不犯法,犯膈應!
說起來金海這個喝酒的愛好,完全是受師父的影響。金海的師父就好酒,幾乎頓頓飯都離不開酒。
初時,金海還不十分在意,時間久了,尤其見師父夾口菜,抿口酒,斯哈一聲,一臉享受,金海就對酒產生了好奇心。
某一日吃飯時,師父見金海眼神不離自己酒杯,師父就問:“小子,想嚐嚐嗎?”
金海瘋狂點頭,“太想了!”
師父給金海拿了個酒杯倒了半杯酒,金海端起來一飲而盡,然後辣的鼻涕眼淚都出來了。師父大笑:“小子,你這喝酒喝得豪氣,酒品不錯。”
“不過飲酒貴在有自知之明。喝酒有四種狀態,一曰適宜,二曰微醺,三曰豪飲,四曰酗酒。”
“泛泛之交,應當‘適宜’;自斟自飲,‘微醺’最好;與朋友交,可以‘豪飲’;‘酗酒’傷身,最不可取。”
“看你小子喝酒那樣兒,將來必定是個好飲酒的,以後切記不要酗酒貪杯,以免誤事傷身。”
金海臉紅脖子粗,頭暈暈乎乎的答應。
師父端起酒杯,淺嘗一口,口中吟誦“……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將一副高人風範展現得淋漓盡致。
低頭一看,金海已經醉倒。心中暗罵“老子簡直是在跳舞給瞎子看”,可惜了我剛才的率性灑脫了,竟然沒有收到崇拜的目光。
將金海送回房間休息不提。
好飲酒之人必好藏酒,師父藏有一罈好酒。好酒名曰“杏花白”。杏花白裝在瓷壇中,用黃泥封存,存放在師父房間一個角落,師父想起時就拿毛巾擦一擦。
金海自從喝了師父給的酒之後就躍躍欲試,只是師父自從給過半杯酒之後,就再沒給過金海酒喝。每次吃飯時看師父吧嗒一口菜,滋嘍一口酒,金海就饞的不得了。
金海有了歪念頭,他想偷師父的酒喝。可是師父的酒要麼在倉庫大酒罈裡,師父自己管著鑰匙。要麼裝在一個酒葫蘆裡,師父隨身攜帶。這讓金海無從下手。看師傅經常擦拭“杏花白”,金海打起“杏花白”的主意 。
這一日師父有事下山,留金海看家。金海聽得大門一響,師父離開,就偷偷跑入師父房間。往日裡這間房金海常來,裡面陳設並無稀奇,感受也平常。今天金海為了偷東西而來,那一床一桌都都似帶著威嚴,房中寂靜落針可聞。
金海挪著步子到了酒罈前面,仔細觀察。那酒罈青黑,泛著微光,老黃泥封著壇口,嚴嚴實實。用手指捅一捅,老黃泥堅硬入磚石。金海可不敢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