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
上面這首詩是李白對她老婆吹的牛皮,公元742年,李白收到了唐王讓他進京的詔書。想起老婆平日裡對自己能力的種種質疑,寫下這首吹牛皮的詩歌,為啥說他是吹牛皮呢,因為最後沒實現唄。
李白在詩中說,只有像會稽愚婦那樣的婦人,才會看不起有真才實學的朱買臣。如今,我也如朱買臣一樣受到了重用,將離家去長安了。我要仰面朝天大笑著走出門,告訴你們像我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長期身處草野的無名之輩?
最終的結果如何?半生漂泊,故作瀟灑。
不過李白這不是有意識的吹牛皮,也就是說李白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不認為自己在吹牛皮,他覺得自己就是有這個本事。
所以說吹牛皮分很多種,有的是事前吹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有的是事後吹的,誇大了事實;有的是自己吹的,一般以“想當初……”開始;有的是幫別人吹的,一般以“我有個親戚……”“我有個同學……”開始。
正月二十八,天氣很暖。地上的積雪漸漸融化,雪水浸溼了泥土地。人一出門,總是踩著一腳泥回來,本來金海想著去刁德海家裡,看路上泥濘,就懶得動了。
金海在家忙完家務,躺在炕上放懶。玉芬依舊在旁邊勾著手套,金海一直看著四嬸的手,那雙手修長而潔白,靈巧的上下翻飛著,好像兩隻蝴蝶,又像兩隻燕子。
突然,金海不自覺一聲笑,他想起了一件好玩的事兒。
見金海發笑,玉芬配合的問,“金海,你笑什麼?”
金海翻身,頭枕雙臂,看著房頂,對玉芬說道 ,“你還記得不,咱倆小時候,有一回我被蜜蜂蟄了。”……
自從金海下井救下了玉芬,從此以後玉芬就成了金海的跟屁蟲,以前是金海一個人找吃的,現在是金海四處找吃的,玉芬跟著看。
金海從草窠裡抓到一隻螞蚱,剛想嘎嘣脆水果味,玉芬在旁邊大聲叫,“金海,你吃螞蚱。”金海無奈把螞蚱扔掉。
金海找到一條大青蟲,剛想軟綿綿甜兮兮,玉芬又在旁邊大叫,“金海,你吃蟲子。”金海又把蟲子扔了。
金海很煩玉芬,他感覺自己找東西吃的樂趣沒有了。
突然,一隻蜜蜂落在花朵上,玉芬又喊:“啊,是蜜蜂,蜜蜂會釀蜜,蜂蜜可甜了。”
金海仔細觀察蜜蜂,發現蜜蜂的前腿很粗,上面黃黃的,於是問玉芬:“蜜蜂腿上的是蜂蜜嗎?”
這個問題觸及到了玉芬的知識盲區,她撓撓腦袋:“我們抓來嘗一嘗不就知道了!”
金海頓時覺得玉芬絕頂聰明,是啊,抓過來舔一舔不就知道了。
“不過,我媽說蜜蜂會蟄人。”玉芬補充。
金海見那蜜蜂小小的,料來蟄人不痛,於是挺著胸脯說,“你以為我不知道蜜蜂蟄人嗎,但是我不怕痛。我是男子漢,我爸說,真正的男子漢是不怕痛的。”
說著伸手抓向了蜜蜂,蜜蜂反應很快飛走了,金海鍥而不捨,終於抓到了。
說到這裡,玉芬笑不活了,金海說,:“都怪你,非得說蜂蜜甜,害我讓蜜蜂蟄。”
玉芬對著金海笑著說:“你自己說不怕蜜蜂蟄的,還不怕痛,看你被蟄之後哭的那個慘,鼻涕都流到嘴裡了。”
金海似乎想起來了:“對了,你後來還問我鼻涕啥味道呢。”
玉芬說,“我記得你騙我說鼻涕是甜的,你騙人,你還讓我嘗一嘗。”
金海問:“那你嚐了沒有?”
玉芬伸手打金海,回答說:“沒有。”
金海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