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裡。——宋·劉辰翁《寶鼎現·春月》

卻說當時,金海聽人喊道“玉芬掉井裡了”,就匆匆跑跟了過去。玉芬是個不錯的小姑娘,總是對人笑。玉芬對金海笑過,金海印象深刻。

金海年齡小,腿短,跑到村子中間的水井邊時,一群人正圍著水井轉圈圈。一個女人對著井口哭著往裡喊;“玉芬,玉芬,我的閨女啊。”

突然,聽見井裡傳出哭聲:“娘~我冷~娘~嗚嗚嗚~”順著井裡的迴音,聲音傳出井外,井邊大人心都揪起來了。

原來那口井是解放軍解放東北時,為解決村裡老百姓吃水問題,軍隊派士兵人工挖成。井裡面十分寬綽,多年落土落灰,水已經不深。家中大人上地幹活,玉芬口渴,就去自己打水。木製水桶太沉,玉芬沒來得及鬆手,就跟著水桶墜入井中,玉芬驚慌失措之下喝了兩口水,這才抓住漂浮的木桶,勉強站起身,發現水剛到胸口。

玉芬抬頭看只有月亮大小的一塊天,黑暗之中害怕得大呼小叫,村裡留守的其他孩子 聽到,跑到地裡喊回了大人。

“快找繩子。”有人喊。

一群人衝回家找繩子,很快繩子找來,繩子一頭繫個繩套順下井,可玉芬根本抓不。玉芬娘喊:“玉芬,你把繩子套在自己腰上。”

可是玉芬因為井下的水太涼,凍的手早就不聽使喚了。

“必須有人下井把孩子抱上來。”有人喊。

井周邊大人也有,孩子也有,玉芬娘四處求人下井,各家大人緊緊把孩子護在身後。

玉芬娘看中金海的堂哥金山,金山十四歲,年齡身量都合適,年齡太小下去抱不動玉芬,年齡太大井口太小人下不去。

金海奶奶就在旁邊,玉芬娘苦苦哀求:“嬸子,求求你讓金山下去救救我家孩子吧。”金海奶奶不同意。

再求,還是不同意。跪下求,帶著金山轉身回家了。

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宛若天籟般響起,“我可以下去”。

玉芬娘急轉身看去發現是金海,金海和玉芬同歲,都是八歲。玉芬娘說:“你不行,你抱不動。”

旁邊有人催促道,“快點吧,井底水涼,一會非出危險不可。”

金海說:“我行,我力氣大。”

玉芬娘遲疑了起來,這時旁邊有人說,“讓金海下去可以,只要他把繩子套在玉芬身上就行了。”

兩條繩子,一條做成一個網兜,從金海的頭上套進,把他倒著順入井中,另一條提前拴好繩套,拿在金海的手裡。

旁邊有人囑咐:“金海,你下去把繩子套到玉芬的胳膊下面,然後儘量抱住玉芬的腰。喊一聲‘好了’,我們把你倆一起拉上來。”

金海進入井中,把繩子套到玉芬腋下,然後抱緊玉芬,可是水到玉芬胸口,金海倒立著抱住玉芬的腰,頭浸入水裡,根本沒辦法發出任何聲音。情急之下就使勁掐玉芬的腰,玉芬福至心靈,帶著哭腔大聲喊,“好了”。眾人沒怎麼費力,就把兩個孩子拉了上來。

拉上來後,金海還閉著眼死死地抱著玉芬,旁邊人喊了半天才鬆手。有人就開玩笑,“小子,你當是抱你媳婦呢,抱得這麼緊。”

玉芬臉凍得青白,金海臉也冷的發白,玉芬娘把倆孩子抱回家,衣服扒光了就塞進了被窩。

玉芬娘為了感謝金海的救命之恩,就問金海想要點啥,金海說:“能不能讓我吃飽一次飯,我娘沒了,我一次也沒吃飽過。”

玉芬娘流著淚出去借了二斤白麵,擀成麵條,又用酸菜打滷,也不知在哪裡弄了一點肉放在滷子裡。煮好之後,盛了滿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