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傳開了,鬼方對帝國宣戰的原因也傳開了,一支小部隊攻陷了鬼方的榔梨城,並且殺光了所有的鬼方人,惹得鬼方大王震怒於是發兵攻打帝國。
不僅如此據說還流傳著好幾個版本,什麼一位白袍小將飛上城樓一槍刺死了榔梨守將,於是榔梨守軍全軍投降……傳著傳著白袍小將被傳成了白袍驍將(這便是白袍驍將的最初由來)。
劉太后得知鬼方與大江國宣戰,急得團團轉立即召來了左丞相兼大將軍劉昱也就是她的弟弟來商量此事。劉昱也是一臉愁容,如今帝國上下一片混亂,軍閥割據,義軍四起皇家精銳戡亂都不夠哪還能分兵去抵擋鬼方的進攻啊。
”江津接天關守將是誰?惹出如此事端,罷了他的官,押解回京領罪!”
劉太后勃然大怒,命人傳旨要罷了接天關守將的官職,她認為東北要塞沒人敢去招惹鬼方,就算是他們惹的禍,她現在也是處理不動他們了,如今天下大亂誰知道東北要塞的那些官兵有沒有投靠北平王李廣志或是別的諸侯,就算是沒有現在讓他們交人那不是逼著他們反叛嗎?可是出了亂子總得有人交差呀,那就只能是接天關的人了。
劉昱此時卻是心生妙計,當即笑道:“太后息怒,我已經想到辦法了。”
劉太后聽說有辦法了情緒才稍微平靜,問道:“愛卿有何辦法,快快說來。”
劉昱奸笑道:“既然如此,讓張文遠出兵捉拿薛成義,然後交給鬼方並附上國書,帝國願意將江津地區相送,望鬼方退兵。就算此計不成臣也認為太后無須擔心。”劉昱認為東北要塞乃是帝國繼接天關之後的第一要塞易守難攻,短時間是很難突破的,就算他們突破了,那也無須擔心反而是一件好事,鬼方進關首當其衝的便是李廣志的部隊,難道他會放任敵軍在他的地盤橫衝直撞嗎?很顯然不可能,於是乎他就要出兵相扛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到時候朝廷戡亂的壓力就小得多。
經過他這麼一分析,劉太后的眉頭瞬間便舒展了,“丞相,此事便交由你全權代辦吧,皇上你看如何?”
劉太后的語氣毋庸置疑再加上小皇帝少不更事非常依賴劉太后與劉昱,見劉昱出了這麼好的主意小皇帝連連點頭:“舅舅的計謀非常好,朕準了。”
“來人,擬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朝素重和平,今接天關守將遊擊將軍薛成義受廢帝蠱惑擅自出擊,攻擊鬼方之榔梨城,破壞兩國和平罪無可恕,本應押解回京問罪,卻應鬼方大軍來襲,氣勢洶洶,故而命鎮北將軍張文遠捉拿薛成義,與江津地區和廢帝一同送與鬼方,以示我國和平之誠意。”
擬旨之後,劉昱又派欽差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鎮北將軍張文遠手中。張文遠為人剛正不阿聽了朝廷要將江津還有接天關守將拱手送給鬼方,他不由得大怒,一把揪住欽差的衣領怒斥:“你看我張文遠是老糊塗了嗎?既然鬼方已經宣戰,那你們怕什麼?打就完了,朝廷已經對不起江津地區的百姓一次了,這一次居然要直接拱手相讓給鬼方,混賬!滾,給我滾!這道聖旨本將軍不接,告訴朝廷,不要把本將軍逼急了,來人,送客!”
平日裡養尊處優的欽差大人哪裡見過沙場老將的雷霆之怒,嚇得連滾帶爬的跑出來將軍府,趕緊跑回了京城。
劉太后與劉昱知道後也沒有辦法,只能祈禱北平王能夠多抵抗些日子。其實他們到這個時候都不知道江天洛還活著並且很快會穩定東北局勢。
與此同時,張祥拿著陳慶的信來到了接天關下,“城上的聽著,我奉奮威將軍陳慶之命來見君上,我這有他親筆信一封。”
“快去報告君上。”
帝國曆374年5月6日,距離鬼方大軍到達還有三天,江天洛正在命人緊急修築城牆,接天關城牆年久失修,出現了好幾處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