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眾多河流匯聚的地方,成為百川歸往之處,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
因此,聖人想要領導人民,必須在言辭上對人民表示謙下;想要走在人民前面,成為人民的表率,必須把自已的利益放在人民之後。
因此,聖人居於上位,人民卻不感到負擔沉重;居於前面,人民卻不覺得有妨害。
所以,天下的人都樂於推戴他而不會感到厭煩。因為他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故事】
在南方的一個小鎮,有一位備受尊敬的鎮長,名叫林正。這個小鎮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但多年來經濟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百姓們守著傳統的農業和一些零散的小手工業,生活水平難以有顯著提升。
林正初到小鎮任職時,便深知要想改變現狀,不能靠發號施令、高高在上,而要如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一般,俯下身子傾聽民眾的聲音。他沒有坐在辦公室裡等彙報,而是換上便裝,一頭扎進各個村落、街巷,與村民、商戶們促膝長談。
有一次,他聽聞鎮裡的老手工藝人們抱怨傳統手工藝品銷路不暢,年輕人又不願學習傳承,面臨技藝失傳的困境。林正沒有立刻給出解決方案,而是耐心地聽他們傾訴,不時點頭表示理解,還認真記錄下每一個問題和訴求。在交流中,他言語謙遜溫和,讓手工藝人們感受到了尊重,紛紛開啟話匣子,暢所欲言。
回到鎮政府後,林正組織鎮裡的幹部開會商討對策。他提出要優先解決手工藝品的銷售渠道問題,可有些幹部覺得這並非當務之急,發展工業、引進大企業才是快速提升經濟的正道。林正卻堅持道:“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要像江海匯聚百川一樣,先關注這些看似微小卻關乎民生的問題,才能凝聚民心。”
隨後,林正親自跑市場、找資源,聯絡電商平臺,為手工藝品搭建線上銷售渠道;同時,在鎮裡舉辦手工藝品文化節,吸引遊客,線下推廣。在籌備過程中,他事事衝在前面,卻又把功勞都歸給參與的工作人員和手工藝人們,真正做到了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隨著手工藝品的熱銷,不僅老手工藝人們收入增加,笑容重新掛在臉上,還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回鄉學習傳承,小鎮也漸漸有了名氣。但林正沒有停下腳步,他又關注到農業發展的瓶頸 —— 農產品滯銷。
有一年,水果豐收卻賣不出去,果農們心急如焚。林正第一時間趕到果園,看著果農們愁眉不展的樣子,他眼眶溼潤,當場承諾一定幫大家解決難題。他親自帶著果農代表去周邊城市的大型超市、農貿市場洽談合作,利用自已的人脈資源打通銷售環節;還邀請農業專家來鎮裡,為果農們舉辦種植技術培訓和市場行情分析講座。
在林正的努力下,農產品順利賣出,價格也不錯,果農們對他感激不已。而林正每次面對大家的讚揚,總是謙遜地說:“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我只是做了些該做的事。”
幾年過去,小鎮在林正的帶領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產業不斷湧現,百姓生活日益富足。林正依舊保持著謙遜低調,他從不會因為身居鎮長之位就頤指氣使,反而更加勤勉地為大家服務。
在一次全鎮大會上,一位老者站起來激動地說:“鎮長啊,您就像我們的主心骨,帶著我們過上好日子,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