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的前兩天,我跟老爸老媽回了一趟洛陽村。\r
洛陽村是老媽的家,老媽跟著老爸嫁到鎮上,但是外公和我那幾個舅舅,都還住在村子裡。\r
暑假都快結束了,我還沒有去看望過外公,所以開學之前,怎麼著也得去走一趟。\r
老爸和老媽去街上買了很多東西,大多都是些給老人吃的營養品,大包小包拎著回了洛陽村。\r
從鎮上到洛陽村,還沒有開通公交,都是坐那種私人運營的鄉村小麵包,五塊錢一個人,大概半個鐘頭車程的樣子,我們這裡稱這種麵包車叫“野豬”。\r
乘坐野豬來到村口,大舅和小舅各自騎著一輛摩托車出來接我們,摩托車在田埂上飛馳,撲面而來泥土的氣息還有糞水的香味,滿滿的農村味。\r
洛陽村在這一帶是比較出名的一個村莊,主要有三個原因。\r
第一個原因,洛陽村是清溪鎮下屬的第一大村,面積大,人口多;\r
第二個原因,洛陽村風水好,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大官居住在這裡,明清時候一些告老還鄉的官員,也在村子裡修建宅子,只可惜隨著年月的變遷,這些宅子都沒有了;\r
第三個原因,洛陽村的經濟還不錯,因為這裡的土壤非常適合栽種茉莉花,近幾年,洛陽村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茉莉花基地,同時衍生出的茉莉花茶,茉莉花酒,都給村民們帶來了不少財富,就算只是栽種茉莉花,每年都有好幾萬收入,所以現在回到洛陽村,放眼望去,清一色的小洋樓拔地而起,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r
夏天是採摘茉莉花的時候,村子裡的很多小孩子就利用暑假出來打零工,幫人採摘茉莉花,按照採摘斤兩算錢,一兩個月下來,新學期的學費就算有了。\r
不過我來的時候已經快開學了,田裡的茉莉花已經被採摘的差不多了,所以茉莉花的香味兒都沒有聞到。\r
外公家的地上,立著三幢小洋樓,彼此相隔都不太遠。\r
中間那幢小洋樓是外公住的,左邊那幢羊洋樓是大舅的,右邊那幢洋樓是小舅的,我媽因為是嫁出去的女兒,所以沒有房子,農村裡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都存在。\r
不過外公對我媽還是比較好的,我媽雖然沒有房子,但外公給我媽留了塊地,我媽經常說,以後老了就回洛陽村,在外公留下的那塊地皮上,修幢房子,空氣好,東西綠色健康,住著不比城裡差。\r
外婆走得早,中間那幢洋樓外公一個人住,大舅小舅原本想要輪流把外公接到家裡照顧的,但是被外公拒絕了,外公說他身體好得很,能喝能吃,能挑能扛,還能殺豬宰羊,根本不需要人照顧。\r
外公當了這麼多年的村知書,現在都還沒退休,脾氣倔的很,在這村裡說一不二,誰也說不動他。\r
我們來到外公家門口,外公繫著圍腰出來迎接我們,我們來之前打過電話,外公聽說我們要回來,一大早就殺雞做菜,親自下廚,做了滿滿一大桌鄉村菜餚,大舅小舅兩家人全都來了。\r
大舅和小舅生的都是兒子,他們比我大,我喊表哥,這裡的土話也叫“老表”,我叫他們大老表和二老表。\r
大老表已經二十歲了,因為是家中長孫,從小也是被溺愛大的,跟大舅小時候一個德行,每天正經事不做,在村子裡拉幫結派,染著一頭黃毛,騎著摩托車到處跑,是年輕一輩裡的“大哥”。\r
二老表跟大老表截然不同,二老表斯文得多,戴個眼鏡,讀書很厲害,從小就很聰明,家裡的獎狀貼滿了牆,我們小時候光著屁股在地裡打彈珠,二老表人家拿著書本在旁邊看得津津有味。現在十七八歲,馬上讀高三,在縣一中都是名列前茅,考個重本沒有問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