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董卓,就是擁護幽州牧劉虞為帝。
其實袁紹也很無奈,原本他打的算盤是清君側,聯合的是王匡。
但是現在王匡走遠了,他也只能另換思路,再多拉拉盟友。
把劉虞拉出來當皇帝,首先就是師出有名,道義上站住了腳,其次讓韓馥當第二個董卓也只是分蛋糕。
如果到時候把劉辯弄下臺,袁紹分到的蛋糕不見得比韓馥少。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劉虞同學,袁紹選手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萬一他擁護的人實力太強真的做了皇帝,那他就是真的為他人做嫁衣了。
可是劉虞同學就不一樣了。
劉虞的名聲非常好,把幽州管理的井井有條,並且深得幽州百姓的愛戴。
但是老好人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手下根本沒有精兵強將。
對於這種選手,其實歷史上還有一個人,就是劉備,劉玄德。
劉備當時也是義薄雲天,人人稱讚,但是沒啥卵用,沒人沒錢又沒兵,到哪都是下水道。
劉備四十多歲的時候,想到自己一事無成還曾經不禁潸然落淚,不過他後來得到了諸葛亮,一飛沖天,暫且不表。
回到劉虞,其實劉虞的問題比劉備還嚴重。
因為劉虞和奮武將軍公孫瓚不和。
他不光手下沒人,卻佔據著幽州,並且還得罪了另外一個有兵的大佬,劉虞的處境實際上是很危險的。
袁紹也是仔細想過才推薦劉虞稱帝,一來吸引諸侯火力,二來劉虞也姓劉,道理上也是皇家正統,說得過去,三來劉虞沒有兵和將,容易控制。
不過袁紹當然沒有這麼好心,全心全意為韓馥著想,但是現在王匡涼了,袁紹馬上就要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了,韓馥如果聯合劉辯一起攻打他,他必死無疑。
韓馥如果選擇錘袁紹,自然保險得多。
韓馥現在也很糾結,現在關鍵是在於劉辯他也沒給自己任何好處啊。
袁紹這裡起碼還承諾自己能當第二個董卓呢。
站隊問題,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難題,有多少人因為站對了飛黃騰達,就有多少人因為站錯了而人頭落地,這些都是在歷史上都是有記載的。
思來想去,韓馥還是叫來自己手下的謀士沮授,一起來商議下這事。
沮授這個人非常厲害,少有大志,多謀略。
未來的曹操曾經說過,如果能得到沮授的輔助,天下不足慮。
能被曹丞相看重的人,自然也幾把刷子。
沮授也非常受韓馥的重視,不然韓馥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想要聽聽沮授的意見。
“大人所為何事?”
沮授靜靜地站在韓馥的面前。
韓馥皺著眉頭,將桌面上的這兩封遞給了沮授。
“哦?”
一封是天子給大人的信,一封卻是渤海太守袁紹給大人的信。
內容也是非常有意思,天子叫大人弄死袁紹,袁紹叫大人,聯合起來搞天子。
這就是赤裸裸地站隊問題啊。
一個處理不好,韓馥的下場估計就是去見西天。
“大人,現在怎麼想的呢?”
沮授面色十分凝重,沒有急著下結論,他想先聽聽韓馥自己的想法。
韓馥唉聲嘆氣地說:“我現在也是左右為難。
不知如何是好。
你來給我出出主意吧.”
韓馥將前因後果告訴了沮授,後者也開始了深思,一時沒有說話。
“大人,我認為應該同意袁紹,與他聯合!”
韓馥看著沮授,沒有說話,他知道沮授不會貿貿然地隨便給他丟下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