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在未來的幾年會有一個相當大的市場,雖然不足以賺取大錢但讓窪後隊的人一年每人多分幾十塊錢應該問題不大。”

張海和那會計已經梁萬面面相覷,眼下他們對石棉瓦還真就沒有什麼印象。

“現在農村的房子都是稻草苫得,換瓦這成本能換的起嗎?”

現在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草苫房,能把屋簷那部分弄成瓦的就已經夠牛筆的了。

“商品這東西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你眼裡它沒有市場卻有可能大賣,百貨迎百客這個道理你們都知道吧?”

三人點頭。

“你認為造價高換不起,但一定有人能換得起,再加上廠礦企業,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只要把這部分生意做下來就足以有可觀的盈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後的房子都會變成瓦房的。”

作為一個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人,萬峰可是知道後世農村的真實生活的,別說瓦房就是小樓都比比皆是。

當然暫時你還不能指望農村,主要是做那些廠礦企業的生意,它們才是大頭。

“辦瓦廠佔用的場地和前期的投資都不大,水泥瓦用的材料就是水泥和沙子,水泥縣水泥廠就有現成的,沙子因吶河邊就有的是。我們只需要做一套制瓦模具就可以,模具公社機械廠完全能生產出來。”

張海點頭表示贊同。

“下面我再說第二項,就是開磚廠。”

“我覺得這個行!”那個李姓的老會計在萬峰話音未落的時候就附和了一句。

磚這個東西可是生活的必需品了,不管是蓋新房還是翻新舊房抑或是蓋廈子都能用到磚。

“我說的不是現在你們用的青磚,而是紅磚或者是水泥磚。”

當時的農村大多用的都是青磚,紅磚出現的還真不多。

“紅磚我們都知道,這水泥磚是什麼東西?”張海疑惑了。

水泥磚自然就是用水泥和沙子做的磚,這和做水泥瓦區別不大。

萬峰記得在2010年左右國家明令禁止燒磚後,水泥磚就應運而生成為建築市場的主流。

“水泥磚和水泥瓦一樣也是水泥製品,它比青磚和紅磚都結實,而且最大的優點它可以和水泥瓦在一個場地出品,區別只是使用的原始模具不同。至於紅磚我就不多做介紹了,我想窪後隊的地盤上不缺粘土地吧?”

張海撓撓頭:“粘土地倒是應有盡有,但是造紅磚起碼得有磚窯吧,那投資似乎就大了。”

“這個不是問題,我們可以先建造一個只有四五孔的小窯洞,我所擔心的是燒磚用的煤炭問題。”

八零年的煤炭市場還沒開放,起碼在這裡是沒有開放,一切都要按計劃經濟分配,這才是頭疼的地方。

“煤炭的問題可以解決,咱們有親戚在煤炭公司管事兒。”老會計不緊不慢地冒出一句。

“那就好辦了,公社機械廠可以為咱們設計生產一套制磚模具,餘下的就是人力的活兒了。”

接下來張海和老會計以及梁萬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趁他們討論的間隙萬峰來到了外屋,一掃發現梁華並沒在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