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她們得把定製的傢俱,桌椅板凳床全部搬進去,所以,時間上還是挺緊湊的。

乾旱過去了,田裡不缺水,但是因為雨水過多,有些幾個鄉鎮造成內澇,地勢低的田地都淹了,原本以為一場雨解決了旱災,沒想到又接了一波內澇,好在是區域性性的,受災面積相對小,還能讓人鬆口氣。

政府在救濟糧方面依舊很忙碌,好在總算是看到希望了。

同樣,山莊的掃尾工作也完成了,在鄭秘書的協商下,修了一條通往縣城的柏油路,\u0008直通山莊大門,交通一次性就給解決了。

選個日子就可以開業了,戴雋考慮到近一年的旱情,準備往後拖一拖。

廠裡家裡的事兒安置好,姚素秋就把目光放到了城東的山上了。

那裡是她準備的藥園子,下過雨,終於可以除草了。

召集村民除草鬆土,按天結算酬勞,這件事倒是不難,姚素秋思來想去,直接交給了二舅。

那人雷厲風行,做事一絲不苟,交給她,姚素秋放心。

手邊的事兒安置好之後,姚素秋和戴雋才一起去省城,開始聯絡建築隊,開始籌建新廠。

為了方便,還在距離不遠的地方租了房子安頓下來。

忙碌的空隙,姚素秋也在報紙上刊登了招聘啟事,聘用一些有能力的大學生和業務人對口的人才,沒經驗好說,她提供實習的地方,但是前提的簽訂勞務合同,不能她把人培養起來了,被人挖了牆角或者自己跳了槽。

至於戴雋,把姚素秋安頓好,便起身去了自貿區。

華新貿易今年引進了很多新裝置,還拓展了新業務,大小會議就沒斷過,陸鳴忙得腳不沾地,天天給他掛電話,說他色令智昏,君王不早朝之類。

說歸說,鬧歸鬧,公司那邊他確實要坐鎮忙碌一陣子。

因此,這邊一敲定施工隊,戴雋就起身離開了。

現在就剩姚素秋一個人坐鎮管理了,當然還有張彪和李猛協助。

初建新廠,需要忙碌的東西有很多,大門的房間除了保衛科,其餘的房間直接改成了施工專案部和接待辦公室。

她跟保衛科的人天天忙到大半夜。

好在姚素秋有農場可以補充睡眠,否則非熬出熊貓眼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