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疊系地層。
其中奧陶和二疊系為含煤地層,發生在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使太行山新華夏式褶皺帶逐漸形成,併發育成太行山前深大斷裂帶。
發生在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太行山強烈隆升,而山前的華北平原則相對下沉,經過數百萬年的千古錘鍊,太行山終於產生。
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
北宋時期傑出的科學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間“怯怯御螺貝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
經過他的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
現代地質研究證實了他的論斷,太行山崖間的螺蚌殼,顯系古生代地層中的腕足動物或軟體動物化石。
看著洞裡的化石和化石巖壁,以及中央的巨大的棺材,衛東寶心中是震盪不已。
最後,他決定,除了藏寶圖指示的寶貝,他不再收取洞中的任何一樣東西。
就算棺材裡邊的東西價值再高,他也不會去開棺。
畢竟開棺是有講究的,說不定就會出現新的狀況。
再者說了,衛東寶本就不是那種貪財的人,他深知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滿足。
就像那個太陽山的故事,弟弟很知足,到太陽山只拿了一點金幣就回家了,從此他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哥哥卻非常貪婪,裝了一大袋金幣,還不知足,還要繼續裝下去,最後只能被升起的太陽給烤死了。
就在衛東寶正準備帶著他的黃河奇石離開時,轉念一想。
不行,既然自己已經發現了這裡,那就不能讓這座古墓給埋沒了。
而且,自己真的一走了之,說不定以後還會有人發現,若是後來者是個貪得無厭的傢伙,那這裡就保不住了。
像這種地方,可謂是古人給整個華夏民族留下的文明瑰寶,必須要讓它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衛東寶決定將這裡的情況向有關部門彙報一下,最起碼讓其先被保護起來,也不枉他來這裡走一遭。
然後,他拿出手機,對著棺材以及棺材後的化石巖壁拍了幾張照,這樣報告的時候就可以有理有據了。
接著,他儘量不再觸碰洞穴中的任何東西,小心翼翼的返回洞口。
“啁啁!”
就在他還沒走到洞口的時候,之前的那隻老鷹居然站在洞口,堵住了他的出路。
這時,衛東寶也看清了眼前的這隻老鷹。
它收起翅膀的時候,體格不算太大,看樣子是一隻蒼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