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寶以前有過了解,這就是傳說中的崖葬。

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遺體的一種葬俗,也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

這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一種古老葬法,包括懸棺葬和崖洞葬。

人們將棺材放在鑿出的山崖平臺上,或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將棺材放入天然巖洞之中,巖壁上雕刻各種圖案,銘文等等。

因工程艱險,耗資大,在古代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他記得當年有一則新聞,說三晉省寧武縣小石門村分佈有懸棺崖葬群,而且是華國北方地區獨有的。

畢竟懸棺多分佈在南方,在北方十分稀有,沒想到在廣靈這裡的太行山崖上還能見到崖洞葬。

既然能葬在如此艱險隱秘的洞穴中,說明墓主人在生前也絕對是非富即貴,當地一霸。

那眼前的這口棺材裡的陪葬品,估計也價值不菲。

但衛東寶檢視了眼前的空間直角座標系,發現紅點指示的位置並不是棺材。

他按照紅點的指示位置,小心翼翼的向洞穴內走去。

像這種古墓,絕對是國家重點保護物件,是非常稀有的文物,對研究古崖葬有重大作用,衛東寶也不想隨意破壞。

紅點標識的位置並不深,衛東寶走了沒幾步,就來到了紅點位置前。

只見腳下是一塊二十多公分寬窄的彩色石頭,立在當場。

只是年代久遠,上邊被一層灰塵覆蓋,只能看出這塊石頭有三種顏色,具體形象卻是無法清晰識別。

但根據紅點的指示,基本上能夠確定,寶貝就是腳下的這塊石頭。

他緩慢的彎下腰,將那塊石頭小心拿起。

當他一拿起石頭,眼前的座標系就被新的模糊數字取代。

說明他手中的這塊奇異石頭,就是所謂的寶藏。

他拿著石頭來回翻轉觀看了一下,沒發現什麼異樣,便開始用衣角輕輕擦拭。

不久,眼前就呈現出了一塊漂亮石頭。

石頭表皮光滑不粗糙,由紅橙藍三種顏色組成,而且還是很有層次感的漸變色。

這種石頭,衛東寶在以前可沒有見過。

既然被藏寶圖示識為寶貝,那就絕對夠稀有,而且價值不菲。

他又觀察了一會兒,發現這塊石頭有一面,中間一個紅紅的圓,圓上面是漸變的橙色。

而紅圓的下邊,則是藍橙相間,不過是藍色為主,而且還有層層的波紋。

這不就是一副海上日出圖嗎?

這真是鬼斧神工啊,沒想到一塊自然生長的石頭上,居然會有如此栩栩如生的畫面。

這時,衛東寶也想起來了一種東西,那就是黃河奇石。

自從有了藏寶圖之後,他也多方學習各類稀有的有價值的物事,而黃河奇石也正是他了解過的一種。

看著這塊石頭的樣子,和他在網上看到的描述很像。

雖然廣靈這裡不屬於黃河流域,但是距離黃河並不算遠。

墓主人收藏一塊黃河奇石不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