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游玩,且全年水上活動時間可達6個月以上。

此外,湖區基本不受颱風影響,湖面少有風浪,總是顯得那麼恬靜、安分。

湖水顏色碧綠,由近到遠逐漸轉淡:墨綠、深綠、淺綠、淡綠…遠望湖心,彷彿身在“綠色海洋”之中。

更奇妙的是湖水還隨著太陽照射角度、光線的不同,在一天時間裡產生幾種不同顏色。

遊過萬綠湖之後,衛東寶又來到了一個更為著名的景點,至少是名字更加著名。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她的名字,那就是——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的一部充滿浪漫色彩的長篇小說,講述的是被貶凡間的百花仙子的故事。

衛東寶在上學的時候就讀過鏡花緣,不過由於時間久遠,其中的內容基本上都忘完了,但唯獨其中女兒國的故事他卻記憶猶新,畢竟那個女兒國實在是太特別了,和西遊記中的完全是不一樣的體驗。

而鏡花緣景區位於萬綠湖旅遊碼頭西南面,佔地約2000畝。

根據小說所寫,槎城與百花仙子有不解之緣,是百花仙子降生之地,而鏡花緣景區優美的自然風光,恰恰與書中描寫的景緻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

於是,景區就取名“鏡花緣”,融情入景,為人們再現“百花仙子之故鄉,鏡花水月之夢境”的書中美景。

鏡花緣所有的景點都透過百花路串起來,百花路長約5公里,從花仙子廣場沿湖岸一直延伸至百藥圃,一路花草遍地,散佈著唐敖出遊海外各國的奇遇,徜徉百花路,就好像徜徉在故事的傳奇中。

一路過去,人們將會先後遇到犬封國、元股國、聶耳國、兩面國、深目國五國的人。

百花路沿途還有精緻的樓臺亭閣點綴其中,人們可以漫步,可以騎著輕快的腳踏車,也可以搭乘專線的電瓶遊覽車,穿梭於青山綠水之間。

凝翠谷的自然風景與《鏡花緣》中描述的小蓬萊有很多巧合處,山谷沿路怪石奇樹,野竹古藤,山泉滴翠,真可謂“百花流水春常在”。

凝翠谷入口處即文杏亭,周圍古樹蒼翠如蓋,綠蔭覆地。

石壁上有一段七言律詩:“逐浪隨波幾度秋,此身幸未付東流。今朝才到源頭處,豈肯操舟復出遊”是唐敖來到小蓬萊時留下的,表明他厭煩塵世,決意成仙而去。

文杏亭往上走,眼前一座瀑布,瀑布流下的水到處漫延,抬頭可見石壁上鐫刻著“流翠浦”三個大字。

百花仙子尋父歸家時與牡丹花仙子曾途經此地,並發現這裡與她們來時的景象不同,原先刻下的“唐小山”被改成了“唐閨臣”。

讀雲軒是觀賞萬綠湖的最佳之處,坐在這裡,涼風習習,遠處青山如黛,湖中小島山色蔥蘢,近處湖光盪漾,湖水隨著早晨、中午、傍晚日照角度和光線強弱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景緻。

泣紅亭暗藏了100位花仙子前世今生命運之玄機,唐小山正是在這裡識得仙機,並且抄下帶回故鄉。

紅顏洞長約300米,是個天然石洞,洞內道路曲折迷離,在彩燈的映照下顯得神秘莫測,泉水自洞頂流下,匯成細細的一條溝,更添洞內清幽之感。

泉流聲空靈地響著,似乎怕驚擾了當年百花仙子的幽夢,也許是沾了仙氣的緣故,這汪泉水特別清甜,用它洗臉可以美容,用它解渴可暑氣頓消。

當年,秉性耿直的百花仙子就在這裡告別各位送行的仙子,投胎到唐秀才家,如今紅顏洞人去洞空,只剩一張石床還在執著地等著它的主人歸來。

走紅顏洞這一路,經過半山到達女兒國的時候,可以觀看錶演,女兒國的大廳可同時容納三百多人觀看錶演,節目演繹的就是鏡花緣中神話玄奇的內容,而且,這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