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咱們的華遠研究院,不僅是要看內部的需求,還可以對接開封菜、金拱門等跨國食品公司,要根據咱們客戶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發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客戶的產品效能和品質。”趙宏圖說道。

只有這樣,在和客戶的合作中,華遠集團才會是不可替代的角色。

華遠研究院現在除了在國內,還在荷蘭、新家坡、蘇北、紅球、米國、非洲等許多國家陸續建立了自己的研發機構。

具備了世界級的研究水平和技術支援服務能力。

而從華遠集團此前在大豆和稻米等領域,吃幹榨淨的作風,也可以看到,華遠研究院的研究在產業鏈延伸和進入新產業中巨大的威力。

一旦華遠集團完成了有關研發工作,透過其強大的綜合生產基地,配套極為強大的供貨渠道,其相關新產品,很快就可以進入消費市場。

共享生產設施,分享銷售渠道,針對性開展研發,這也是華遠集團不可替代的競爭力。

王興華他們儘管是習慣了趙宏圖的奇思妙想。

但還是為趙宏圖的提議,讚歎不已。

支援公司內部的人出去創業,成為公司的合作伙伴。

和客戶之間深度繫結,讓別人再也無法離開華遠集團。

這些工作只要做好了,都能在華遠集團的護城河中再挖深一段。

“老趙,我覺得咱們可以在川府、疆州、雲滇三處,各建設一個工業園區。”王興華建議道。

姑蘇工業園區是華遠集團和新家坡以及姑蘇三地合建的第一個工業園區。

華遠集團參與了工業園區的籌建和運營的全過程。

學到了充分的經驗。

接著在東西湖部署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華遠工業園區。

就在今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首家國家級食品工業加工區。

工業園區的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的各類食品,已經佔據EZ食品市場份額的60%以上,市場銷售網路也遍佈周邊5省,輻射600多個縣市。

華遠工業園區的食品工業約佔東西湖國內生產總值和全口徑財政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56%和62%。

已經成為東西湖的第一支柱產業。

因為華遠工業園區的帶動作用,東西湖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列車也跟著駛向了快車道,財政收入由全市倒數第二位,一躍上升到穩居第一位。

面對東西湖高速增長的經濟和全國內陸首家國家級食品加工區的金字招牌。

華遠集團,現在也變得熱得發燙。

現在王興華家的門檻,都要被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佬們給踩爛了。

大家都想要發展經濟。

特別是那些以農業經濟為主導的地方,更是熱切。

而有了東西湖的成功經驗,王興華對於建設工業園區,也是非常積極主動。

“只要人員能安排開,我原則上是同意的,咱們先在東北、面甸、疆州,各建一個工業園區,接著在這些地方佈局吧。”趙宏圖說道。

在國外,華遠集團和蘇北、新家坡以及華國,四方也共建了一個化工類的工業園區,那裡也成為了華遠集團的化肥主要生產基地。

也有了在海外建設工業園區的經驗和能力。

加上東西湖的成功案例在前。

在面甸建成一個華遠工業園區,趙宏圖心裡也是有點底氣的。

而面甸的蘭裡島,是徐愛軍執行的港鏈戰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位。

東北那邊,和蘇北合作的卡魯比諾港口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戰略點位。

這兩個點位,既可以深入大陸,又可以外向海洋。

在面甸和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