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讓秘書傻眼的是,何領導並沒有猶豫多久,只是問道:“真的有這樣的能人?”

趙宏圖毫不猶豫地說道:“真的有,在濱城瓦房店,你們過去,稍微打聽下,大冬天賣黃瓜的,就能找到他了。”

何領導被趙宏圖說的,心癢癢了,一斤黃瓜五塊錢,抵得上五斤肉。

人的生活離不開飯和菜。

而現在的北方,年年冬天被大白菜、蘿蔔獨霸餐桌。

餐桌單調的乏味。

如果能在寒冬臘月也有綠葉菜和水靈靈的黃瓜、番茄,肯定不愁市場,也不愁價格。

這個買賣,幹得。

種大棚,並不生鮮,菜都現在就有蔬菜大棚,但是得燒煤,生產一季蔬菜就得燒掉三五噸煤,且只能生產葉菜,不能生產像黃瓜一樣的果菜。

根本就不划算。

何領導認真地看了下眼前的年輕人,斬釘截鐵地說道:“幹!”

趙宏圖欣喜地笑了,果然沒有看錯人。“你們去邀請人,只要能請過來,我獎勵那人十萬塊錢。房子你們縣裡給出,工作也交給你們來安排。”

“你想要獲得什麼?”何領導不相信趙宏圖會無緣無故地來這做好事。

“我準備在這投資,合作建立蔬菜生產基地。以後這裡的蔬菜,我們全給包了。你們只要按照我們的要求,種植蔬菜就行。”趙宏圖說道。

這就是他來菜都,最大的目的。

如果能在這合作建立一個蔬菜生產基地,那以後就有穩定地貨源地。

以後批發銷售,有安邦批發市場。

配送,有宏速公司。

從生產、配送到批發出售,整個產業鏈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條,構築足夠強大的護城河。

他的企業,將不懼任何挑戰和競爭。

不過,這個,何領導不敢承諾下來。

儘管有穩定的銷路,農民只管種,不用管營銷,也不用擔心菜爛在自己手裡。

對種菜的農民來說,是好事。

但一個民營企業,建立生產基地,這個太嚇人了。

這可不是市場,這完全就是……

如果在幾年前,趙宏圖要是敢當著人面說這個,真是可以把他給抓進去。

“生產基地,這個不行。”何領導直接拒絕了。

這個風險太大了,儘管他知道,這是一個雙贏的模式。

但,不合適。

“那建立長期穩固地供應關係,這個總可以吧。我只有一個要求,以後在同等條件下,這裡的蔬菜,優先供應安邦批發市場和宏速配送公司。”趙宏圖的語氣很堅決,不容反對。

“這個,我說了也不算,也不能管太多。誰種菜,你和誰去談攏。”何領導不反對,也不支援。

話是回答趙宏圖,但臉卻衝著王樂意說道。

這個態度,明顯就是同意。

並且是支援的。

王樂意可是一個能人,怎麼可能看不懂何領導的潛含意思。

不過,他雖然是村長,但也做不了村民的主。

畢竟,現在的地,都分給個人了,完全是各家各戶說了算。

“如果過冬不用生煤火的大棚真的可行,我願意種大棚,並且願意和你合作。但村裡其他人願意不願意,我也勉強不了。”

縣領導和村長說了都不算,那就只有開大會。

三元朱村村部,全體的村民排隊坐好。

“今天又有什麼事啊?”

“不知道,聽說何領導帶著京城的老闆過來了。”

“何領導來了這是好事啊,不過帶著老闆來幹啥?難道買我們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