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圖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

“你覺得何領導這個人怎麼樣?”

李秋豐想了想:“務實、親民、公派、廉潔……”

僅僅只是幾天的接觸,但何領導符合他心目好官的所有形容。

趙宏圖接著說道:“1983年,菜都由於大量白菜集中上市,消化不掉,白白爛掉了5000萬斤!”

“菜都現在蔬菜產量達到數億。而菜都最大的客戶,就是勝力油田,沒有那麼大的胃口消化數億斤菜了。”

“你覺得何領導是和我合作好呢,還是撇開我,另起爐灶?”趙宏圖把事實說清楚,反問道。

李秋豐仔細琢磨趙宏圖說的話。

何領導的性格,肯定是不能讓1983年的事情,再次出現了。

但很明顯,菜都九巷市場已經吃不下菜都那麼多的菜了,因為它範疇內的客戶需求基本已經飽和,好比人吃飽了飯,難以再下嚥了。

現在,他們最要緊的,就是開啟外部市場。

趙宏圖的到來,對菜都來說,是久旱逢甘露。

他們怎麼可能撇開趙宏圖呢。

再加上何領導是那種一心為民的領導,不把趙宏圖供起來就算不錯了。

難怪趙宏圖來菜都後。

何領導親自作陪,而且一連陪著好幾天。

之前李秋豐還以為只要有錢了,從京城去下面縣裡,都能有這待遇。

看來,自己想的還是有點簡單了。

李秋豐本來只是抱著完成導師交給的任務而來,但接觸過後,李秋豐發現自己跟著趙宏圖一行,能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倒是沒有之前那麼牴觸了。

特別是,這次跟著出來,都是縣領導作陪,在哪裡都受到超規格的待遇。

這種感覺,是之前二十多年,從來未有的體驗。

倍爽!

他知道,就算他研究生畢業了,要想享受這種待遇,那也必須得當很多年的小弟,才有那麼一絲可能。

而李秋豐不知道的是,趙宏圖這次能這麼順利,憑藉的不僅僅是他說的這些資訊,還因為他先知先覺,知道後世是怎麼發展的。

東北的能人,就算趙宏圖不提,何領導在明年,也會去邀請,邀請的方法也就是趙宏圖建議的那樣。

和京城合作,也是兩年後,何領導一次又一次帶隊去京城談下來的。

南環路,過兩年,他們也是要修建的。

趙宏圖說出來的建議,都是菜都近兩年,都將要發生的事情。

不算很超前,拿著這些必然都會發生的,來勸說別人,怎麼可能不成功呢。

先知先覺,就是能說到別人的心坎坎上。

再說,趙宏圖是來自京城的大客戶,說話的份量,也自然是有的。

他提出這些建議,又都是一心為了菜都的發展。

這樣下去,何領導怎麼可能不重視趙宏圖說的話呢。

如果趙宏圖這次提議的事情,到最後都順利進行下去,一個生產側的冬暖式大棚新技術,一個銷售側的為菜都打通京城市場。

相當打通了菜都蔬菜產業的任督二脈,為菜都日後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蔬菜之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後,趙宏圖再來菜都,淨水潑街、黃土墊道、夾道歡迎、紅旗招展,那都是小意思,都不足以表達菜都人對他的感激之情。

至於去哪個村子裡,就有人邀請他吃飯,那更加不是問題了。

當然,如果只是菜都日後的發展潛力,也不足以讓趙宏圖這麼全心全意地付出。

別說菜都是他上輩子的家鄉,徽省那邊出了很多大佬,發跡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