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大國際大豆供應商,怎麼也沒想到,他們的舉動,竟然促成了華遠集團整合了華國的壓榨行業的力量。

如果早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寧肯接受這些大豆壓榨廠的違約,不去追究他們的違約責任。

辛辛苦苦做一場,全為華遠做了嫁衣裳。

這次大豆之前的價格上漲,他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就是造成一種大豆緊缺的現象,讓華國的大豆壓榨廠,全部都來高價採購他們的大豆。

因為國際大豆市場,米國、巴東、華國、阿跟廷等國家佔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產量。

為了維持生產,國內也只能採購。

等大家都採購了,然後立馬聯合華爾街的資本,把價格給打壓了下去。

是的,做空的背後,他們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樣一來,國內的大豆壓榨廠,就會遭受非常大的損失,有一大波的大豆壓榨廠會破產倒閉。

而這也就是佳吉等公司的目的。

就是透過一次大豆的價格危機,帶來食用油行業的大洗牌,從而可以收購國內的大豆壓榨廠,快速擴張和佈局。

只要控制了大豆壓榨業務,那就可以往上控制大豆種植,往下游控制食用油和飼料,甚至再下游的肉禽蛋等。

也是他們屢試不爽的套路。

那就是滲透一個環節,去控制整個供應鏈,從而可以控制糧食市場。

為了這個計劃,甚至華爾街的一些資本,也是他們的目標。

只是為了讓整個計劃更逼真一點。

當然,更多的是為了利益。

不然光靠華遠集團和大豆供銷關係,大豆的價格不可能跌那麼快。

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做了這麼多工作,最後反而成全了華遠集團。

在華遠集團早就和農協簽訂大豆收購協議的時候,高價收購。

他們以為趙宏圖是看到了大豆會價格上漲。

在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他們也只是以為趙宏圖是擔心大豆價格下跌。

但怎麼也沒想到,趙宏圖竟然借這一次機會,把華國整個大豆壓榨行業給整合了。

也就華遠集團有這個實力去做這件事。

有了華遠集團的支援,國內的大豆行業,根本就不存在資金的斷裂,經營不下去的問題。

就算是今年虧損很大,但是以後華國的大豆實行集中採購,議價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長期來看,反而是好事。

而這次來華國應對的幾大國際大豆供應商,壞了名聲,甚至很可能會丟失華國市場的大豆份額。

短期收穫很多,但是長期失去更多。

這如何不讓他們惱火。

張思亮臉色大變,他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局面。

他作為華國區域的負責人,可是知道,佳吉的目標就是收購一些油廠,進軍國內大豆市場。

把事情辦砸了。

這不只是壞了佳吉的好事,還是邦基、嘉利、阿丹米等的好事。

後果很嚴重。

張思亮,瑟瑟發抖。

佳吉此前可以聽取他的建議,在國內佈局,甚至這麼多年來,佳吉在華的業務,一直處在虧損狀態,公司也沒有說什麼,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援他。

但是,這次既丟了收購的良機,又失去了市場份額,公司,絕對不會原諒他。

“趙董,我可以和公司彙報,看在大豆價格方面,是不是有所讓步,希望咱們佳吉和華遠之間,能夠加強聯絡和合作。”張思亮也是能屈能伸。

只要給公司爭取到更多的訂單,有了利益後,一切都可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