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遠集團不參加徐峰組織的壓價和違約一致性行動。

但是,華遠集團不參加,徐峰他們還是要繼續。

這關係到他們企業的生死存亡問題。

5月16日,壓榨能力佔全國一半的18家大豆壓榨廠在徐峰的牽頭組織下,在京城召開會議。

都有這個需求,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性協議。

但是,國際上最大的幾家大豆供應商,根本就不為所動。

5月20日,他們聚首京城,聯合應付華國大豆壓榨商的威脅。

一些國際糧商起訴華國壓榨廠毀約,索賠金額估計高達60億元。

徐峰所在的企業。

如果要兌現虧損。

旗下的東完、甚江、金陵等廠,估計要出售了。

籌建中的川府的壓榨廠,還沒建好就,專案就要下馬。

估計就只剩下檳城廠還能夠勉強支撐,但也將要處於半停產狀態。

剛進入國內企業五百強,還沒分光幾年,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更別說其他的企業了。

讓徐峰他們不能忍受的是,這次國際幾大供應商的出面人,是華遠集團之前的高層,現在就職於佳吉的張思亮。

儘管張思亮也只是一個明面上推出來的代表,但是那種趾高氣揚的樣子,讓徐峰他們感覺特別憋屈。

但他就職的佳吉牛啊,是全球最大的糧食貿易和倉儲商、全球最大的肉禽養殖商、米國最大的玉米飼料生產商,阿跟廷的第一大、巴東的第二大糧食出口商、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

而且張思亮的佳吉背後,還有邦基在支援。

邦基是巴東最大的穀物出口商、米國和阿跟廷第三大糧食出口商,米國大豆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商和第三大加工商。

這些國際大豆供應商的實力,太強了。

如果真的起訴,足以讓全國一千多家榨油企業全面破產。

徐峰他們再次一起找到華遠集團。

這次直接就找到了趙宏圖。

作為行業內的領頭羊,國內最大的糧油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糧油專業的大佬,特別是佳吉那邊的張思亮還是他們公司出去的。

華遠集團必須要出面,趙宏圖必須要出面!

而事實上,就算是徐峰他們不來,華遠集團這次也是坐不住了。

他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內的食用油壓榨廠,都紛紛倒閉。

到時候只有華遠集團等有限幾家壓榨廠能保住,獨木不成林,就算是華遠集團體量再大,也架不住環首四顧,都是敵人。

趙宏圖也再次和徐峰他們提起,要求以後國內大豆壓榨廠的大豆,由華遠集團牽頭,聯合採購、集體談判。

都活不下去了,自然也不在乎這些細節了,他們紛紛同意將集中採購的權利交給華遠集團。

也就是說,以後華國的大豆壓榨行業,對外採購,由華遠集團牽頭組織和國際供應商談判。

5月25日,華遠集團在獲得國內大部分大豆壓榨廠集中採購的承諾後。

華遠集團也再次組織國內的大豆壓榨廠和國際大豆供應商商議。

佳吉的負責人,依舊是張思亮。

趙宏圖很隨意地看了眼張思亮。

非常平靜,沒有一絲情緒。

在面對自己以前的頂頭上司,張思亮一開始還有點發虛,頭不由自主地低下去,避開趙宏圖的目光。

在面對趙宏圖的目光後,總覺得自己理不直、氣不壯,有點慌亂。

但低下頭沒多久,張思亮突然覺得,自己又不是趙宏圖的手下了,他現在是佳吉的代表,站在佳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