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鳳祥改制有條不絮的完成了,新的老鳳祥全稱是‘老鳳祥珠寶有限公司’,這自然是有用意的。

什麼叫珠寶?

沒有鑽石,怎麼敢稱珠寶!

很多人只知道,鄭裕桐是後世港島最大的鑽石商人;卻不知道,在港島最早擁有戴比爾牌照的,卻是廖桂昌。

廖桂昌的家族從二戰後,就經營著鑽石手錶的生意。

該家族在黃竹坑擁有一間鑽石加工廠,工廠戒備森嚴,外人均不得入內。

據說,廖氏錶行的陳列櫃上面的鑽石手錶,鑲嵌微小的鑽石,就價值上萬港幣,甚至幾萬到幾十萬。

一塊手錶的價格,差不多要抵上半個首飾店了!

不少港島的商人都異常羨慕,可是又沒有渠道,只得眼巴巴的看著。

吳光耀自然也羨慕過,卻苦於沒有資金和渠道,只能望洋興嘆。

現在不同了,以老鳳祥目前的財務狀況,隨時可以貸款,就差一個渠道了。

吳光耀也不急,只要在三年或者五年內,能收購到一家財務出現問題的南非鑽石加工廠,自己就滿足了。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馬上去南非進口鑽石呢?

這就涉及到戴比爾牌照的問題了,世界的90%鑽石都是由戴比爾斯公司壟斷,而戴比爾斯經營的鑽石,對世界各地的客戶採取分配的形式,共發給約500張戴比爾牌照。

顧客憑牌照購買一定限額的鑽石,沒有這種牌照就沒法購買鑽石原石。

戴比爾牌照早就被瓜分完畢,就算吊銷了某個公司的牌照,也輪不到小小的港島。

所以,走正常途徑是沒有希望獲得鑽石原石的。

但是,南非有不少民間公司持有戴比爾牌照,而且他們還有現成的加工技術。

吳光耀正是打的這些公司的主意,是一個公司財務就會出現問題,更何況是鑽石加工廠。

所以,三五年內只要出現目標,吳光耀立馬就帶著錢去收購。

打定了注意,叫來了榮本生,打算讓他去南非一趟,找一個靠譜的諮詢公司,以作中介。

“吳總,你叫我?”榮本生很快的適應了總裁制,不再稱呼吳光耀為老闆。

“恩,你知道鑽石吧,我們老鳳祥必須要有自己的鑽石渠道,做鑽石生意!”吳光耀堅決的說道。

“可是戴比爾牌照怕是不好拿,如果沒有戴比爾牌照,我們只有去戴比爾斯公司的倫敦總部進口鑽石,那價格非常的高,利潤不會高的!”榮本生說道。

吳光耀把計劃告訴了榮本生,榮本一聽,眼前一亮,開口說道:“這個辦法好,就是時間長點!”

“時間長點沒關係,反正現在的港島消費水平也不算高,慢慢來吧!”

“恩,只要有目標,就一定能達成,我去南非一趟,找中介幫我們注意!”榮本生主動請纓道。

“恩,我正有此意!”

吳光耀想了想,覺得也沒有要交代的,這些副手的能力不比自己差,自己沒必要多此一舉。

自己不過是懂點大勢,知道點歷史,所以能鎮住這些人!

6月底,朝戰爆發,吳光耀知道港島危機快要消失了,但是另外一個危機又快要來了。

好在所謂另外的危機,吳光耀已經準備了兩年,自然不在懼怕。

美利堅的拉鍊、成衣供應,都已經轉移到星島,自然不怕美利堅的貿易封鎖。

吳光耀來到東方報社,向沈寶興叮囑道:“以後我們要搶朝鮮那邊發生的戰事新聞,爭取領先港島的其它報紙,但是記住要中立的報道新聞,不要偏向任何一方!”

沈寶興早就領教過吳光耀的先知,既然讓自己報道這種新聞,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