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遺憾。

兩個人說說笑笑,也到了工作的地點,天色在這時候也才只是剛剛完全亮。

伊萬抖抖腿、甩甩胳膊,“今天我要把斷掉的車把手、加熱管。排氣管全都找到。”

李維提醒說道,“別忘了還有機槍,我們今天也要找到那把機槍!”

“擴大挖掘面積,向四周擴充套件!”伊萬很有信心的說道,“我們肯定可以找到這些東西,它肯定就在這附近。根本就不用懷疑,那些納粹不會帶著這些零件跳進河裡。”

伊萬開始仔細尋找起來,而李維就沒打算多掩飾了。直接朝著摩托出土位置的右前方走了一米左右,開始直接挖了起來。

只挖了不到半米,工兵鏟碰到了一個鐵盒子。

李維喜笑顏開,快速將生鏽的鐵盒扒拉出來,“他們肯定是在忙著逃命,彈藥盒都丟了!”

看著李維腳下的彈藥盒,伊萬也非常開心,“翻車了,他們翻車了!或者那時候他們還想著要帶走機槍自衛,可是發現這些東西太重了就只能扔掉。”

李維也分析著說道,“很有可能只是翻車了,他們爬起來之後就趕緊逃走,哪裡還顧得上這些槍支和彈藥!”

當時那些納粹軍人到底是什麼樣的處境現在看起來已經不重要了,李維只是喜笑顏開的將彈藥盒放在一邊。小心的將彈藥盒撬開,裡頭整整齊齊的碼放著一大堆子彈。

還都是用金屬彈鏈整理好的,或許那些納粹軍人在戰前準備的非常充分。可是忽然間發現戰敗、要被包圍的時候,他們只能狼狽逃竄,這些武器都沒辦法使用了。

“德國人的機槍作為輕機槍的時候彈鏈是五十發,作為重機槍使用是二百十五發。”看著這些子彈,伊萬心情更好了,“整體來說還不錯,作為機槍的配套,價值會更高。”

李維和伊萬的認知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挖到的東西他們衡量價值,實際上也就是值不值錢。

在簡單的欣賞了一下這個彈藥盒之後,自然是繼續開挖。

就在彈藥盒不遠處,李維有了新的發現。

雖然七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槍管上也裹滿了泥沙、鏽跡,可是那長就超過六十厘米的槍管還是讓人覺得有些霸道。

在一些人眼裡,MG34簡直就是一根可以無線發射子彈的細長燒火棍一般,因為槍管確實太長了。

其實李維挖出來的就是一根六十多厘米的槍管,因為翻車的時候,納粹軍人可能沒有固定好槍支,導致槍管固定栓鬆動了。

把玩著這根槍管,李維說道,“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現在找到的全都是零件!”

“這肯定就是MG-34了!”伊萬接過槍管,那叫一個得意,“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後半部分,甚至扳機的位置都沒有找到。”

仔細的看了看槍管前方,李維用手掃掉一些泥沙,“這是高射瞄準環。”

不怪李維大驚小怪,而是這支槍的準星部分是圓環形狀,這一般都是用在高射機槍的設計。

伊萬就有些酸溜溜的說道了,“所以他們被認為是第一款通用步槍,可以當做輕機槍使用,也可以改變供彈方式成為重機槍,或者成為高射機槍。”

繼續挖把,別管這是輕機槍還是重機槍,好像都不是特別重要了,把摩托車、機槍的剩下部分都給挖出來,這才是當務之急。

挖不到其他部分,整體價值就要受損,那些事情可不是李維希望看到的。

好在該有都有,現在只需要花點時間將它們挖出來也就行了,沒多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