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作的時候,劉藝菲喜歡做兩件事情。

一是在家宅著擼貓看書,二是在公司看張長意上班!

窩在辦公室裡的沙發裡,瞧著張長意那看不完的檔案,籤不完的字。

滑鼠的噠噠聲,鍵盤的咔咔聲,縈繞在劉藝菲耳邊,劉藝菲感覺這樣的小日子還蠻幸福的,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劉藝菲的一聲驚訝打破了辦公室裡的寧靜。

“哇,柏林的訊息出來了誒。”

張長意扭頭看了一眼劉藝菲:“柏林的入圍名單出來了?”

“不是,評委名單出來了。”

張長意將自己的目光又收了回去,他還以為自己入圍了呢,白高興一場。

不過評委名單還是要看一眼的,最終能不能得獎全看他們的選擇。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今年評審陣容還真挺豪華的。

賈法·帕納西:00年的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得主,06年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得主。

尼娜·霍斯:雙A最佳女演員,07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1999年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簡·康平:1982年出道短片《果皮》就獲得了當年的短片金棕櫚獎。同時還是90年威尼斯評審團大獎得主,93年戛納金棕櫚得主,9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得主。

還有阿米爾·汗,印度寶萊塢四大汗之一。

他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8號被安樂影業以批片的形式,安排在國內上了映,就是票房不太高,只有630萬,被《畫皮2》和《保你平安》碾了過去。

相比於幾位評委們的資歷,評審團主席伊莎貝拉·羅西里尼就不太行了。其本職是一名演員,但沒有票房很高的商業電影,也沒有拿過大獎的文藝片,要啥沒啥。

不過她倒是有個好老爹,一個在77年就已經去世的老爹,羅伯託·羅西里尼。

1945年,羅伯託·羅西里尼執導的劇情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獲得了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1948年,戰爭劇情片《德意志零年》獲得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

1959年,劇情片《羅維雷將軍》,獲得了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歐洲四大電影節,伊莎貝拉·羅西里尼老爹羅伯託·羅西里尼一個人拿了三,放眼全球影史,那也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

雖然靠著自己老爹留下的底蘊,讓她成功當上了柏林評審團主席,不過今年獎項評選,伊莎貝拉·羅西里尼是不可能有話語權了,因為其他評委們的成就、資歷比她高出了太多。

外網文藝電影板塊更是吵翻了天,影迷們把柏林電影節官方和伊莎貝拉·羅西里尼罵了個狗血淋頭。

許多媒體也認為影迷罵的對,柏林下了步歪棋,伊莎貝拉·羅西里尼不說壓制評委,怕是連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導演、演員們都壓不住。

如果今年柏林的幾個大獎得主,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伊莎貝拉·羅西里尼自己連同她老爹留下的名聲,都得被其他導演、影迷們一塊給揚了,柏林跟著後面一起丟臉。

劉藝菲看完網友們的評論之後,又掃了一眼時間。

“都十一點二十了,呆子,我倆去吃午飯吧。”

張長意下意識地微微低頭看了下電腦右下方,確實是11點20,午飯時間到。

“行,那咱去吃飯,樓下食堂還是去外面吃?”

劉藝菲沒有猶豫:“去食堂,外面冷,不想出去。”

京城的12月,不僅乾燥寒冷,時不時還吹點沙塵到嘴裡,劉藝菲一點出去的想法都沒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