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說的另一處院子正是南邊這個三進院子的北側,兩邊背靠背。

這處的院子面積比較小,只在北邊衚衕沿街開門,房子原本是坐北朝南,院子在房子南邊,後來被現在房主改成了沿街店面開飯館,就成了坐南朝北。

一排正房的南牆窗子門幾乎都封了,而牆那一側的自家院子裡加建了廚房、庫房還有一間屋子睡覺,幾乎將整個院子都佔滿了,剩下丁點地方還堆放了各種用不上的舊傢俱,就像是收破爛的堆場。

飯館內是把一大溜五間正房全打通的,以幾十年前那種港風審美改的面目全非,經營多年煙熏火燎弄得烏煙瘴氣。

原房主上歲數了,家裡老人需要照顧,幹不動從早忙到晚的餐飲了,打算賣了房子,帶著老人回鄉下養老。

這種沿街鋪子,坐南朝北的,好租不好賣,關了餐館也沒有收拾,賣相很不好。偏偏房主不想便宜就出了,畢竟周圍店面租金都很高,他賣便宜還不如長期租給別人。別人租房子又要花錢改造,不可能接手就用,自然還是有顧慮。

因此這院子逐漸也無人問津,就那麼放著。

林若妍是懂行的,一看格局已經還原出這院子原本的情況。還驚喜地發現在那個已經成了破爛堆場的南向院子裡,居然有一處被青磚封死的小門洞。這門洞的另一側應該就是前面那三進大院子了。

或許幾百年前,這一套院子與前面那個大戶人家的三進院子本就連通的,前面三進住人,後面這個院子獨立出來是個有鋪面的作坊。

她一併買下來,打通使用,除了自住,未來說不定還能開個咖啡館加民宿。而且北邊這條衚衕是已經拓寬過的馬路了,正經雙車道,沿街停車方便,十幾米外的衚衕口,未來就是4號線地鐵站的出口。

這絕妙的位置,不開買賣那太可惜了。

“這個小院子多少錢?一併買了。”林若妍當即拍板表示繼續買。

林夢溪終於有一點動容,悄悄扯了扯媽媽的衣角,好奇問:“為何,買,這麼多?”

“在這裡給你開一個書店,媽媽也坐在邊上賣糕點和咖啡好不好?”林若妍溫柔描述著未來的設想。

一提起與書相關的事,林夢溪別的都不在乎了,忙不迭點頭。

小秦本來良心有點疼,打算勸兩句別讓林小姐亂花錢,但是看到這母子兩個鐵了心要買,還都想好了以後做什麼,終於還是把話吞了回去,改口簡明扼要回答問題:“這院子一百萬不講價,房契有,地契要補幾千的手續,可以免費更名餐飲經營的執照。房主說只要買家不講價,他就各種手續都願意配合著來。”

林若妍一聽,使勁努力才控制住表情,才沒有大笑出聲。畢竟買的不如賣的精,若是讓房主察覺她十分樂意要買,就沒那麼多便宜可以佔用了。

要知道這麼好位置的可以做餐飲的商鋪門臉,未來別人自帶餐飲執照想來租賃,光是頂鋪的費用就要額外給上一家大幾十萬呢。如今房子和餐飲執照一起才要一百萬?

這是天上掉餡餅,一下子還是兩張三張統統都砸中了她呢。買,趕緊請房主過來,免得夜長夢多,爭取今天就籤合同交錢!

就這樣一口氣定下了兩套四合院,當天催著開飯館那家簽了合同走了過戶手續。當時X城區買賣房子的比較少,辦理手續的大廳里門可羅雀,小秦在這裡是熟面孔,多點加急費疏通,手續上都很容易做。

林若妍忙完這個,帶著兒子回到家中的時候,已經過了正經晚飯的時間了。

不過工作狂林如許通常都會加班,因此林家自從二老過世後,晚飯的時間就很難固定,一般是司機通知別墅這邊,林總下班坐上車了,家裡的廚師再開始準備晚餐都來得及。

現在多了林若妍和林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