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髮型洗剪吹一條龍一般都是五六個小時起步,換她是店裡的老闆才不會這麼累全都自己做呢。

所以她謝過了梁老闆的好意,只打算讓原來常用的髮型師幫她打理頭髮。兒子那邊也不用人陪,自己找個安靜角落開始看書了。

這家店的好處就是,但凡來的客人,只要是會員的都能免費吃喝。哪怕就只是來洗個頭,照樣能點飲料、吃一份水果。而且髮型師從來不會在客人耳邊推銷這個那個產品,店裡的經營專案就印刷好了裝裱在顯而易見的地方,客人感興趣問了,他們才會解釋。

這反而讓客戶很放鬆。畢竟那個年代,許多理髮店的員工都必須揹著很重的銷售指標,忽悠客戶買這買那做各種昂貴的美髮專案才有提成。

這家店沒有這些羅嗦聒噪的服務,還能給客人免費提供吃喝,就有點難以讓人理解,這家怎麼盈利呢?

林若妍很好奇,隨口問了一句。正好梁老闆在,也不怕林若妍這種身價上億的老闆和自己搶什麼美容美髮的生意,爽快答疑解惑道:“我這生意沒什麼秘訣,就是成本低。開店這處房子是我祖上傳下來的。”

這一句話就說明了在京市開買賣最重要的一點。

要知道很多繁華地段的店面需要昂貴的租金,開店的人租了店鋪,售賣商品或者服務,往往房租是最大額的成本支出。這和偏遠城市那種年租金一兩萬的店鋪沒得比,這家理髮店周邊是金融街以及各種成熟的居民區,從來不缺客源,若房子不是自己的,店鋪租金會高得離譜。

梁老闆有底氣送免費吃喝,不需要員工在客戶耳畔推銷,就因為他房租這塊是零成本。

林若妍感慨:“是啊,條條大道通羅馬,有的人卻出生就在羅馬。”

要知道這個區位有套這麼大的商鋪,不止是現在,未來的身價也能輕鬆過億。

“我家當年就在老京城裡買房置產,祖上其實有一整套四合院,後來都敗落了,傳到我手裡就繼承了這排倒座房。家裡其他親戚拿了更好的房子,馬路拓寬的時候他們的房子都拆了給了補償,他們去了其他區買房子。我這邊居然不給拆,錢也沒拿到,房子太破更是沒法住。”梁老闆回憶當年,

“那時我不愛讀書,學了理髮的手藝給人打工,遇到貴人點播才明白給人打工不如自己開店,我家裡這房子住人不舒服,那就修整一下自己開理髮店也行。我給人打工十年攢下錢裝修店鋪,到現在也才算剛安穩幾年。

不過也只是外表光鮮,實際上唉,家家有難唸的經……”